[发明专利]一种载荷动态变化的疲劳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2123.2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潘久洋;朱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杨世梅;许益民 |
地址: | 2257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动态 变化 疲劳 试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荷动态变化的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夹紧机构、三辊检测机构、过线轮机构和载荷输出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旋转轮、传动带和连杆,三辊检测机构设于夹紧机构与过线轮机构之间,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安装架和三只检测辊轮,载荷输出机构包括电缸、电缸支座、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张力传感器和拉杆。该疲劳试验机能够模拟钢丝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具有更加丰富的检测手段,不仅能够进行钢丝的弯曲疲劳试验,还能够实现钢丝载荷的动态变化,监测钢丝的动态疲劳参数,从而为钢丝产品质量提升、生产工艺调整提供指导理论数据支撑,满足高品质钢丝产品的疲劳试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疲劳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荷动态变化的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钢丝制品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小到头发丝大小的金属丝,也有大到由多股钢丝捻制而成的跨江桥梁缆索。作为钢丝生产制作单位,为确保生产出的钢丝产品质量可靠,相关性能检测手段必不可少,而钢丝的疲劳性能则是众多性能指标中的重中之重。
常规的钢丝疲劳试验中,都是剪一段钢丝样品,一端固定在疲劳试验机上,另一端悬挂所需重量的砝码,通过电机驱动,三辊检测轮水平往返移动,直至钢丝断开,记录三辊检测轮水平往返运动次数及时间,从而获得钢丝的疲劳性能。在疲劳试验过程中,电机一旦启动,中途不得停止,否则检测数据对生产就不具有指导作用。这种疲劳试验机可以应对大多数钢丝的疲劳试验要求。但是,对于产品质量要求高的钢丝产品,如应用在工况条件差、受力极其不稳定等工况下的钢丝产品,现有的疲劳试验机检测手段单一,无法模拟实际工作状况,已经不能满足高品质钢丝产品的疲劳试验需求。因此,急需对疲劳试验机的检测手段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载荷动态变化的疲劳试验机,丰富检测手段,满足高品质钢丝产品的疲劳试验需求,为钢丝生产工艺改进指导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荷动态变化的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夹紧机构、三辊检测机构、过线轮机构和载荷输出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旋转轮、传动带和连杆,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轮的旋转轴,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轮的偏心部位铰接。
所述三辊检测机构设于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过线轮机构之间。
所述三辊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安装架和三只检测辊轮,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滑块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三只检测辊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三只检测辊轮呈三角形排布且三只检测辊轮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载荷输出机构包括电缸、电缸支座、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张力传感器和拉杆,所述电缸支座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缸设于所述电缸支座上,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电缸的输出杆一侧,所述第二滑块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电缸的输出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张力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座、夹套和锁紧螺钉,所述夹持座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持座上设有通孔和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所述夹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夹套的中轴线平行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锁紧孔螺纹配合,所述锁紧螺钉的内端抵住所述夹套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通孔朝向所述三辊检测机构的一端为喇叭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2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