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2509.3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为征;李凌云;张鑫阳;薛晓飞;李一龙;景香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接触处理模块、除磷模块以及沉淀澄清模块;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沉淀澄清模块连接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侧面,并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上部导通;除磷模块位于沉淀澄清模块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导通处,以对生物接触处理模块向沉淀澄清模块导入的水进行除磷处理。该污水处理装置基于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在处理的过程,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方式构造污水处理装置,从而能够减小污水处理装的占地面积,并降低运维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村镇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采用平面推流式流程工艺,该类型工艺虽然功能区平面分区清晰,但存在占地面积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接触处理模块、除磷模块以及沉淀澄清模块;
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
沉淀澄清模块连接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侧面,并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上部导通;
除磷模块位于沉淀澄清模块与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导通处,以对生物接触处理模块向沉淀澄清模块导入的水进行除磷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生物接触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生物填料;
第一壳体由下至上分布有进水缓冲区、生物处理区及排水缓冲区;进水管与进水缓冲区导通,排水缓冲区与沉淀澄清模块导通;
生物填料填充于生物处理区,以用于对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生物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生物处理区内填充有多个生化填料层;
多个生化填料层沿竖向依次布置,多个生化填料层用于沿由下至上的方向依次对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生物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生化填料层的下方均设置有整流集成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生化填料层的下方均设置有缓冲区,且缓冲区位于整流集成器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生化填料层包括第一厌氧处理层、第二缺氧处理层以及第三好氧处理层;
第一厌氧处理层、第二缺氧处理层以及第三好氧处理层沿由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供气模块,供气模块与其中一个或多个生化填料层导通,并输送空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回流模块,回流模块与沉淀澄清模块及其中一个或多个生化填料层导通,以将沉淀澄清模块中的硝化液回送至生化填料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沉淀澄清模块包括第二壳体、排泥管以及出水管;
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的侧面,且第二壳体的上部与排水缓冲区导通;除磷模块容置于第二壳体内
排泥管及出水管均与第二壳体导通,且出水管位于排泥管的上方。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利用上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待处理污水导入至生物接触处理模块的进水缓冲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2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离子型悬浮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开关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