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相对孔径宽光谱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3077.8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7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剑;杨迎哲;李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孔径 光谱 光学系统 | ||
1.一种大相对孔径宽光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以及滤光片;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5≤f1/f≤2;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2.5≤f2/f≤-2;
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f3/f≤1.2;
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1≤f4/f≤-0.7;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0.5≤f5/f≤0.7;
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0.8≤f6/f≤-0.5;
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f7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2.3≤f7/f≤3.3;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f8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1≤f8/f≤1.5;
所述第九透镜的焦距f9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4≤f9/f≤-11;
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f10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1.2≤f10/f≤1.7;
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焦距f11与光学系统焦距f满足关系式:-0.9≤f11/f≤-0.6;
光学系统各个透镜的焦距与其对应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fi为各个透镜焦距,ni为各个透镜的折射率,C为光学系统的光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宽光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五透镜、第八透镜均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均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第十透镜均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九透镜、第十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宽光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的材料为K9,滤光片上镀有450nm-850nm带通增透膜,滤光片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宽光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6~1.65;第一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89mm~190mm;第一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322mm~-2325mm;第一透镜厚度为16mm~17mm;
第二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85~1.9;第二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55mm~-360mm;第二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4480mm~-4485mm;第二透镜厚度为6mm~7mm;第二透镜前表面到第一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7mm~8mm;
第三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9~1.95;第三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13mm~215mm;第三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910mm~-1913mm;第三透镜厚度为14mm~15mm;第三透镜前表面到第二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6mm~37mm;
第四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8~1.85;第四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6565mm~6575mm;第四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13mm~115mm;第四透镜厚度为12mm~13mm;第四透镜前表面到第三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mm~12mm;
第五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5~1.6;第五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25mm~127mm;第五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35mm~-140mm;第五透镜厚度为23mm~25mm;第五透镜前表面到第四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9mm~10mm;
第六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7~1.8;第六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30mm~-135mm;第六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50mm~155mm;第六透镜厚度为9.5mm~10.5mm;第六透镜前表面到第五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mm~2mm;
第七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4~1.5,第七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58mm~160mm;第七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577mm~580mm;第七透镜厚度为11mm~12mm;第七透镜前表面到第六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6mm~27mm;
第八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4~1.5;第八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44mm~146mm;第八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65mm~-269mm;第八透镜厚度为19mm~20mm;第八透镜前表面到第七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
第九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5~1.6;第九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69mm~71mm;第九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58mm~60mm;第九透镜厚度为23mm~24mm;第九透镜前表面到第八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4mm~25mm;
第十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8~1.9;第十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105mm;第十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70mm~175mm;第十透镜厚度为30mm~32mm;第十透镜前表面到第九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8mm~19mm;
第十一透镜的材料折射率为1.6~1.7;第十一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83mm~-85mm;第十一透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970mm~-980mm;第十一透镜厚度为5mm~5.5mm;第十一透镜前表面到第十透镜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9mm~9.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30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