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3334.8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浪;任军方;陈业光;李栋梁;黄赛;林夏;夏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地址: | 571199***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南 岛屿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筛选出适应三沙岛屿特殊环境生长的特色乡土植物;选择种植季节在每年的8‑10月份;先挖好种植穴,并根据种植苗木的株数准备好缓释肥及保水剂用;从海岸线外围8米开始,按同心圆种植法顺序种植露兜3‑5行作为露兜带、株行距为3m×5m;种植草海桐4‑6行作为草海桐带、株行距为3m×4m;种植苦郎树3‑5行为苦郎树带,株行距为3m×4m;种植椰子树8‑15行思作为椰子带,株行距为5m×7m,实现带状种植,再往内距离椰子带8米内的区域实行块状混交。本发明以尽快构建三沙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发挥相应的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营造宜居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沙雨量丰沛,热量充足,无四季之分,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0mm左右,为赤道热带气候,岛屿海拔高度几米到十几米不等,有些岛屿台风季节短时间常被海水淹没,诸岛屿土壤大部分为砂壤土、紧砂土和松砂土,黏粒含量很低,只有百分之几,甚至不含黏粒。其珊瑚礁沙缺少土壤结构保水保肥性差,土质都是珊瑚砂,既没有脱盐,也缺少淡水和养分,加上当地高温、高盐、强光、常风大、每年台风登陆相对集中,雨旱季节相当分明等极端环境特点,一般植物极难存活。几十年来驻岛军民一直不断地植树造林,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是:1、树种种植搭配缺乏科学规划。2、在没有海水淡化的岛屿上,又没有海水淡化设备,只能靠天下雨浇淋。3、乔灌木种植时均采用单株种植,苗木尚未定根时已被强风折断,成活率极低;4、苗木的成活率不高。
为尽快构建三沙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发挥相应的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营造宜居生态环境,提出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以尽快构建三沙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发挥相应的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营造宜居生态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海南三沙岛屿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筛选绿化苗木:
筛选出适应三沙岛屿特殊环境生长的特色乡土植物;
选择种植季节:
选择种植季节在每年的8-10月份;
种植前处理:
先挖好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深60cm,宽60cm,并根据种植苗木的株数准备好缓释肥及保水剂用,保水剂用水桶装满淡水浸泡12小时备用,然后每个种植穴内放入5kg有机微生物菌肥,再放入浸泡12小时已经发胀的保水剂5kg/穴;
搭配种植绿化苗木:
从海岸线外围8米开始,按同心圆种植法顺序种植露兜3-5行作为露兜带、株行距为3m×5m;
种植草海桐4-6行作为草海桐带、株行距为3m×4m;
种植苦郎树3-5行为苦郎树带,株行距为3m×4m;
种植椰子树8-15行思作为椰子带,株行距为5m×7m,实现带状种植,再往内距离椰子带8米内的区域实行块状混交。
进一步,S4中块状混交的方式为:木麻黄、酸豆树、黄槿按株行距4m×5m,进行块状混交。
进一步,椰子树、木麻黄、酸豆树和黄槿底部距离根际处100cm种植蜘蛛兰,采用片状种植,每平方米种植30株左右。
进一步,岛屿裸露空地沟状种植香附子种子,定植株行距为20cm×20cm。
进一步,每种苗木种植后再回填珊瑚沙踏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未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3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