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越野环境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4299.1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2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为;李志远;苏涛;章松;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32 | 分类号: | G01C21/32;G01S17/86;G01S19/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融合 越野 环境 导航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越野环境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地图建立全局路网,根据任务文件的坐标信息使用Astar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得到全局参考路径;
步骤S2、利用车载设备采集车载多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将融合的多模态数据输入SLAM算法中,且添加多种传感器约束,使用基于图优化的框架求解获得精准位姿;
步骤S3、利用获得的精准位姿拼接多个环境观测,基于滤波融合算法构建越野地形图和全局占据栅格图;
步骤S4、根据得到的全局参考路径实时提取车辆当前可行驶区域,其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得到的全局参考路径进行车辆行驶,并依据点云数据探测可通行路面区域,根据距离连续性指标和角度连续性指标舍弃不连续的路面;
所述距离连续性指标
;
式中,
所述角度连续性指标
;
式中,
当
由于存在雷达无法直接探测到全部可行驶路面,首先对车辆周围实时的3D点云使用欧式距离方法进行聚类,得到车辆周围的障碍物簇;以障碍物簇为壁垒,沿着全局参考路径的垂直方向,向两侧使用洪水填充算法对前方区域进行扩散,形成车辆的可行驶区域
最后计算两个可行驶区域的并集
步骤S5、当前可行驶区域内使用基于多属性评估的RRT路径规划算法生成局部最优路径进行避障导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42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