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4450.1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钟政良;王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24/06 | 分类号: | B43K24/06;B43K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维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44 | 代理人: | 范瑞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墨水 干涸 书写 装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涉及书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笔筒和墨管,所述笔筒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墨管,所述墨管的下端滑动插接有笔芯,所述笔芯的下端设置有针管,所述笔筒的下端对称安装有两组螺旋状的笔尖,两组所述笔尖的下端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针管的下端相对应,所述笔芯的上端滑动插接于墨管的内部且连接有堵头,所述笔芯上位于堵头下方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笔筒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本书写机构除了能避免用墨干涸与溢漏外,也能减少书写用具所需部件(防气套与盖子),能够藉此设计减低制造材料的使用与浪费,也可大幅减少因配件制造质量良率而产生的书写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文具用品种类繁多,其中书写笔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文具,包括圆珠笔、水笔、记号笔、钢笔、荧光笔等等。在圆珠笔、水笔的结构中,笔芯管中装有油墨,笔芯管的前端装有笔头。书写时,笔头上圆珠滚动带动油墨流出,在纸上留下笔迹,笔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笔的形式和种类越来越多,为使用者的使用提供诸多便捷,但是仍然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
传统的书写笔为了避免有发生墨水干涸或是漏溢情况产生需要配备防气套与盖子,一旦使用者书写过后忘记将防气套与盖子套上容易出现墨水干涸或是漏溢的情况,不仅导致书写笔的寿命缩短,而且漏墨容易对书写内容造成污染,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通过笔芯、针管、笔尖和伸缩机构的配合使得本书写机构除了能避免用墨干涸与溢漏外,也能减少书写用具所需部件(防气套与盖子),能够藉此设计减低制造材料的使用与浪费,也可大幅减少因配件制造质量良率而产生的书写困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墨水干涸与漏溢的书写装置结构,包括笔筒和墨管,所述笔筒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墨管,所述墨管的下端滑动插接有笔芯,所述笔芯的下端设置有针管,所述笔筒的下端对称安装有两组螺旋状的笔尖,两组所述笔尖的下端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针管的下端相对应,所述笔芯的上端滑动插接于墨管的内部且连接有堵头,所述笔芯上位于堵头下方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笔筒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顶盖,所述笔筒的上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
优选的,所述墨管的上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插接固定于轴承座的轴承内圈,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堵头的底部,所述拉伸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墨管的内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笔筒的内部滑动插接墨管,笔筒下端对称设置两组笔尖,墨管下端设置笔芯,笔芯的上端延伸至墨管内部且连接有堵头,堵头和墨管内底部之间的拉伸弹簧套接于笔芯上端,笔芯下端设置针管,笔尖下端内壁设置和针管对应的凹槽,笔筒上端设置包括调节螺杆和顶盖的伸缩机构,调节螺杆螺纹安装于笔筒上端的顶盖,调节螺杆的下端插接固定于墨管上端轴承座的轴承内圈,调节螺杆上端设置旋钮,需要书写时,扭动旋钮,调节螺杆推动墨管和笔芯下移使针管插入两组笔尖之间的凹槽,此时再轻微旋转旋钮使得堵头在墨管内部上移,拉伸弹簧呈拉丝状,墨水通过缝隙下流被笔芯吸取并传递至针管,针管将墨水导入笔尖即可书写,书写完成后,反向扭动旋钮,调节螺杆带动墨管上移,堵头和拉伸弹簧复位对墨管下端出口进行闭合防止墨水溢出,继续扭动旋钮,针管和笔芯上缩远离笔尖,笔芯和针管能够保持水润且配合液态物理特性不会有墨水跑出;通过笔芯、针管、笔尖和伸缩机构的配合使得本书写机构除了能避免用墨干涸与溢漏外,也能减少书写用具所需部件(防气套与盖子),能够藉此设计减低制造材料的使用与浪费,也可大幅减少因配件制造质量良率而产生的书写困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4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音响的平板电脑周边夹具
- 下一篇:一种回热加热器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