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5325.2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刘甜;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童装 用亲肤 面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亚麻纤维层、保护层、透气层、涤纶纤维层、壳聚糖纤维层及亲肤层,亲肤层采用纱线织造而成,前述纱线采用蚕丝棉纤维与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混纺而成;
保护层、透气层、涤纶纤维层与壳聚糖纤维层这四层的纹理不同,上下相邻两层的纹理呈一定角度设置;前述角度在15°~9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采用竹纤维纱线织造而成;所述保护层为纱布层;所述亲肤层其厚度在80-22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为A级马克隆值的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蚕丝棉纤维与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的重量比为2:8~6:4。
4.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
S1:将蚕丝棉纤维与美国皮马长绒棉纤分别维混纺而成经纱和纬纱;
S2:采用瑞士SSM设备对S1步骤所得经纱和纬纱进行松纱;
S3:将经S2步骤松纱后的纱线进行处理;
S4:将经S3步骤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以平纹组织作为织物组织织造成亲肤层面料;
其中,S1步骤中,经纱中蚕丝棉纤维与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的重量比为2:8;纬纱中蚕丝棉纤维与美国皮马长绒棉纤维的重量比为6:4;S2步骤中,松纱的纱线密度在0.37-0.42克/立方厘米,纱线的重量在0.9-1.1kg/个;
在所述S4步骤后,分别制备亚麻纤维层、保护层、透气层、涤纶纤维层及壳聚糖纤维层;其中,亚麻纤维层经亚麻纤维纺织成纱线后织造而成;保护层采用纱线经分批整经、穿综穿筘、上机试织、插停经片、织造而成;透气层采用竹纤维纺织成纱线后织造而成;涤纶纤维层采用涤纶纤维纺织成纱线后织造而成;壳聚糖纤维层采用壳聚糖纤维纺织成纱线后织造而成;
各层面料经过经纱纬纱织造而成后各层面料再缝制而成最后的亲肤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处理工序为对纱线的前处理和/或抗菌处理和/或浸轧处理;
前处理工序为将纱线浸入到鳌合剂、精炼剂、双氧水中处理,温度为105-115℃,前处理时间为40-60分钟;
抗菌处理工序采用抗菌处理设备对纱线进行抗菌处理;
浸轧处理工序采用浸轧设备对纱线进行浸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处理设备与浸轧设备均包括一个浸润纱线的浸润箱,浸润箱上设有进线轮、放线轮以及纱线表面浸润液也即抗菌处理液或浸轧液的去除机构;浸润箱体底部设有用于纱线转向的转向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润箱箱体内侧壁上的对辊,对辊的两个辊轮与辊轴转动连接,对辊的两个辊轴固定连接在浸润箱箱体内侧壁上;
进线轮、转向辊、对辊、放线轮沿纱线的进线方向依次设置;纱线绕过进线轮后从对辊中穿过后绕设在放线轮上;放线轮的轮面上设有首尾相接的螺旋曲槽;纱线自放线轮上绕设后又绕设至后续工位的收线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润箱箱体内的对辊,对辊设置在一圆盘上,圆盘中心设有用于纱线穿过的圆孔,圆盘的圆周侧面呈齿圈状侧面,与前述圆盘侧面适配设有齿轮,齿轮的轮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浸润箱箱体的内侧壁上;
从转向辊至放线轮处的纱线方向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轴线相一致,对辊的两个辊轴的旋转轴线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轴线相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童装用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箱内设有液面低于减速电机的抗菌处理液或浸轧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未经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53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