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成像VR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6046.8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宗;熊茂华;吴广裕;马玮鸿;李建涛;杨旭欢;张朝霞;彭敏;陈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范伟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成像 vr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成像VR显示装置,涉及VR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VR显示装置主体,所述VR显示装置主体包括有VR眼镜装置,所述VR眼镜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本发明通过采用风扇、无刷电机、通风管、滤网装置、虹吸装置、固定座、滑杆、滤网筒、固定槽和弹力环之间的配合,当VR显示装置主体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带动风扇进行转动,通过通风管将空气吹出装置外部,利用弹力环的弹力对滑杆进行挤压,使得滤网筒通过滑杆进行移动,利用滤网筒的移动,对抽取空气的位置进行调节,且通过滤网筒的移动可以防止由于佩戴时头部挤压滤网筒时,空气能够通过滤网筒的外侧进入通风管的内部,对佩戴者头部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成像VR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VR显示已经应用于机器人上,R眼镜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早期没有头显这个概念,所以根据外观产生了VR眼镜、VR眼罩、VR头盔等不专业叫法。VR头显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VR眼镜紧密的佩戴在头上,当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不仅内部会发热,且容易对佩戴者的头部进行传递热量,且热量难以散出,导致佩戴者头部容易出现汗渍,影响佩戴者的佩戴舒适性;
2、由于佩戴者的头部大小不一,通过后面的调节带进行调节固定时,容易导致眼镜对眼部的挤压,装置长时间佩戴对脸部造成挤压,会在脸部留下印记,从而使得装置的舒适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成像VR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村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成像VR显示装置,包括VR显示装置主体,所述VR显示装置主体包括有VR眼镜装置,所述VR眼镜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VR眼镜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VR眼镜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弹力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无刷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滤网装置、虹吸装置,所述弹力装置包括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橡胶环、弹力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刷电机的外壁与VR眼镜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VR眼镜装置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内壁与滤网装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虹吸装置的外壁与通风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诉虹吸装置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端与通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外壁活动连接有滤网筒。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网筒的外壁与通风管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弹力环,所述弹力环的一端与滤网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环的另一端与滤网筒的内壁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风扇、无刷电机、通风管、滤网装置、虹吸装置、固定座、滑杆、滤网筒、固定槽和弹力环共同配合,对装置和佩戴者的头部进行快速散热降温。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虹吸装置包括有通风壳,所述通风壳的两侧开设有通风斜槽,所述通风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于通风斜槽的一侧,所述转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商学院,未经广州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6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