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N-精氨酸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6130.X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52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良;赵丹;李冬;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785 | 分类号: | A61K31/785;A61K38/44;A61K9/51;A61K47/36;A61P11/12;A61P31/04;A61P1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精氨酸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壳聚糖-N-精氨酸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溶液与溶液b混合,在15~30℃下混匀,得到含有壳聚糖-N-精氨酸纳米粒子的水性分散液;所述第一溶液包括溶液a或溶液g;
所述溶液a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或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柠檬酸钠盐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8,得到溶液a;
所述溶液b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具有式Ⅲ所示结构的壳聚糖-N-精氨酸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b;
所述溶液b的制备过程中,具有式Ⅲ所示结构的壳聚糖-N-精氨酸上的精氨酸接枝率为0%~50%,且不为0%;
所述溶液g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第二溶液与溶液a混匀,得到溶液g;所述第二溶液包括溶液d和/或溶液e;
所述溶液d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抗菌剂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d;
所述溶液e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过氧化氢还原酶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e;
式Ⅲ中,40%≤x1100%,0%y1≤50%,0%z1≤10%;且x1+y1+z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d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抗菌剂为聚ε-赖氨酸;
所述溶液e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过氧化氢还原酶为来自牛肝脏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冻干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5~30℃下混匀中,所述混匀为超声混匀或搅拌混匀;
所述超声混匀的功率为65~195W;
所述搅拌混匀的速率为200~6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包括水、盐溶液、缓冲溶液、酸溶液、组织培养液或体液。
5.一种壳聚糖-N-精氨酸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溶液j与溶液a混合,在15~30℃下混匀,得到含有壳聚糖-N-精氨酸纳米粒子的水性分散液;
所述溶液a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或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柠檬酸钠盐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8,得到溶液a;
所述溶液j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第三溶液与溶液c混匀,得到溶液j;所述第三溶液包括溶液h或溶液i;
所述溶液h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溶液e和溶液f混匀,得到溶液h;
所述溶液i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溶液d、溶液e和溶液f混匀,得到溶液i;
所述溶液c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具有式Ⅳ所示结构的壳聚糖-N-精氨酸衍生物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c;
所述溶液c的制备过程中,具有式Ⅳ所示结构的壳聚糖-N-精氨酸衍生物上的精氨酸接枝率为0%~50%,且不为0%;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基团接枝率为0%~20%,且不为0%;
所述溶液d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抗菌剂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d;
所述溶液e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过氧化氢还原酶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e;
所述溶液f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交联剂与水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5~7,得到溶液f;
所述溶液f的制备过程中,所述交联剂为带两端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链;
式Ⅳ中,20%≤x2100%,0%y2≤50%,0%z2≤10%,0n≤20%;且x2+y2+z2+n=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d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抗菌剂为聚ε-赖氨酸;
所述溶液e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过氧化氢还原酶为来自牛肝脏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冻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61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