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8766.8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勃;李蒲民;马文艳;潘忠成;王卫富;闫军军;杨玉旺;郑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60 | 分类号: | C12P19/6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安申涛 |
地址: | 714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组分 工业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制生产试管斜面培养基,并在斜面上接入链霉菌,进行培养,得到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步骤二、配制菌种发酵的种子培养基,并接入步骤一所得的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得到种子培养液;步骤三、配制发酵罐培养基,接入步骤二所得的种子培养液,得到发酵液;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发酵液经过过滤、离子交换、洗脱、浓缩、脱色、降温、干燥后,得到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本发明产物集中,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较目前市售产品纯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含量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用途更为广泛,便于实现高容量制剂的开发和系列化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又名农抗751菌素、链丝菌素,属N-糖苷类抗生素。根据文献报道,浅灰色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 heinanensisn.var)和秦岭链霉菌(Streptomyces qinlingnensis sp. nov)等多个链霉菌均能产生中生菌素。中生菌素抗菌谱广,能抗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等,对昆虫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杀菌机理是能够抑制polyU引导的多肽合成,并能导致蛋白翻译中的错读,使细菌不能合成蛋白质而死亡。中生菌素在农业上偏重于水稻白叶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菜软腐病、杆菌溃疡病等细菌性病害,也可用于苹果轮纹病、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番茄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中生菌素有多个有效组分,其中中生菌素F组分是中生菌素中具有较高农药利用价值的组分之一。F组分结构如下(n=1):
由于具有显著且直接杀菌作用,产生中生菌素的链霉菌在自然界比较容易被发现并分离得到。申请人在长期的野外菌种采集分离中多次得到产生中生菌素的菌株。2003年从蒲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公司菌株编号18/46#,经形态、生理生化、细胞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判断为一株链霉菌。产物分离鉴定发现抑菌成分以中生菌素C、D、F组分为主,未发现报道的中生菌素A和X组分,且B、E组分含量低。目前该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No.22065,公司保藏编号MKL1。随后申请人菌种中心进行了长期持续不断的单一紫外诱变筛选得95#链霉菌,并开展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液体发酵,产物分离鉴定,活性测试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该方法可制备60-80%的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产品含量远高于目前农业部登记的12%中生菌素母药,溶解于水,不溶物小于0.2%,填补了高纯度中生菌素母药的空白,为混配制剂和含量高于12%农药产品生产开发提供了原料药。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生产试管斜面培养基,并在斜面上接入链霉菌,进行培养,得到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
步骤二、配制菌种发酵的种子培养基,并接入步骤一所得的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得到种子培养液;
步骤三、配制发酵罐培养基,接入步骤二所得的种子培养液,得到发酵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发酵液经过过滤、离子交换、洗脱、浓缩、脱色、降温、干燥后,得到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生产试管斜面培养基采用玉米粉或者玉米淀粉作为碳源,用量3-7%;采用尿素作为氮源,用量1-3%;氯化钠,用量0.1-0.2%;氯化镁,用量0.1-0.2%;采用磷酸二氢钾作为磷源,用量0.2-0.4%;琼脂用量20g/L;用2mol/L盐酸或2mol/L氢氧化钠调pH值为7.0-7.4;用自来水补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8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