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SI-09在防治GCRV感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1149.3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0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聪;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42 | 分类号: | A61K31/4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江丽丽 |
地址: | 43007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si 09 防治 gcrv 感染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ESI‑09在防治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感染中的应用,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表明,ESI‑09能够对感染GCRV细胞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结合qPCR实验结果发现ESI‑09处理后GCRV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被显著抑制,抗病毒相关免疫因子转录水平在ESI‑09处理后恢复正常。因此,ESI‑09能够作为防治GCRV感染的药物或添加剂,具有针对性强,使用剂量小,保护效果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SI-09的用途,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GCRV感染的药物或添加剂。
背景技术
ESI-09,一种新型环腺苷酸结合蛋白(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by cAMP,EPAC)拮抗剂,通过特异性阻断细胞内EPAC介导的Rap1活化和Akt 磷酸化发挥功能。EPAC是由cAMP直接激活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包括EPAC1和EPAC2两种亚型,具有调控细胞间连接,稳定内皮屏障,促进癌细胞迁移及黏附等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在癌细胞中,ESI-09通过降低细胞粘附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同时,ESI-09具有抗菌功能,被发现能够显著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总细菌数。在小鼠体内的研究显示,使用ESI-09对EPAC1 进行药理抑制,能够保护小鼠免受SFG立克次氏体造成的致死性损伤。尽管 ESI-09的生理功能多有研究,但多集中于抗癌及抗细菌功能,ESI-09在抗病毒方面的功能尚未见报道,更未有见将ESI-09应用于水生病毒防治的实例。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是我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鱼类病毒。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草鱼养殖产业的主要病毒性疾病。GCRV能够在多种草鱼细胞系中进行体外培养,如草鱼肾细胞(CIK)、草鱼鳍条细胞(CF)、草鱼卵巢细胞(GCO)和草鱼囊胚细胞(GCB)等,并使其产生显著的细胞病变效应。
目前,针对GCRV的防治方式主要聚焦于疫苗研究。随着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发展,以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为代表的各类草鱼出血病疫苗相继出现。目前各类疫苗主要通过注射、口服或浸浴的方式来使用。但是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仍然受到制约,主要是因为疫苗专一性强的特性使其无法应用于易于变异的病毒。基于此,找寻具有良好抗病毒效果的抗GCRV药物在给药方式,针对不同毒株维持抗病毒效果等方面相比于鱼用疫苗具有显著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ESI-09在防治GCRV感染中的应用,ESI-09能够显著抑制离体培养草鱼细胞中病毒相关基因(GCRV相关基因,包括S6、S9)的转录,抗病毒实验证实ESI-09对于GCRV感染起到保护作用,ESI-09能够用于制备防治GCRV感染的药物或添加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ESI-09在防治GCRV感染中的应用: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感染GCRV 的CIK细胞系在加入20μM ESI-09处理后,病毒造成的细胞病变效应被显著抑制。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病毒相关基因扩增情况显示,ESI-09处理之后,CIK细胞中病毒相关基因(GCRV相关基因,包括S6、S9)的表达量被显著抑制,同时细胞系中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包括gcifn、gcvig1)表达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的鱼类细胞系是来源于GCRV病毒重要宿主草鱼的细胞系,因此通过建立细胞感染病毒的疾病模型,以及对病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可知ESI-09适用于GCRV的病毒防治。
ESI-09作为预防或治疗GCRV感染的药物或添加剂,药物可以以注射剂或口服剂形式使用,具有给药剂量低,成分单一,针对性强,效果佳的优点。ESI-09 的结构式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ESI-09对GCRV 873感染细胞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1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锰离子在防治水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 下一篇:石蒜碱在防治SVCV感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