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有序电极构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440.2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波;鲍迪;王芳;赵银雷;解生员;黄岗;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C25B11/031;C25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乐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电解池 有序 电极 构筑 方法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解质粉体、金属粉体、助剂和有机溶剂进行球磨混合后,得到均匀分散的电极流延浆料;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电极流延浆料脱泡和静置陈化后,进行流延加工成膜,得到陶瓷膜生胚;
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陶瓷膜生胚进行激光辐照切割后,形成表面具有凹凸有序结构的生坯电极;
4)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生坯电极经过烧结后,得到介孔和大孔均匀分布的熟胚电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粉体包括ZrO2基电解质、CeO2基电解质、LaGaO3基电解质、BaCeO3基电解质和BaZrO3基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粉体包括Ni、Ni的氧化物、Pd和Pt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剂包括增塑剂、粘结剂、分散剂、除泡剂和造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共沸有机溶剂;
所述共沸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丁酮共沸溶液、乙醇/二甲苯共沸溶液和乙醇/三氯乙烯共沸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造孔剂包括石墨粉、玉米淀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乙烯醇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塑剂包括聚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烷基乙二醇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分散剂包括鲱鱼油、三油酸甘油酯和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粉体和金属粉体的质量比为(3~2):(2~3);
所述造孔剂占所述电解质粉体和金属粉体的总质量的比例为0%~40%;
所述塑性剂占所述电解质粉体和金属粉体的总质量的比例为2%~15%;
所述粘结剂占所述电解质粉体和金属粉体的总质量的比例为2%~15%;
所述分散剂占所述电解质粉体和金属粉体的总质量的比例为2%~15%;
所述除泡剂的加入量为0.5~2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球料比为(1~15):1;
所述球磨包括采用两种直径以上的研磨球进行球磨;
所述研磨球的直径为3~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的压力为0~-0.1MPa;
所述脱泡的方式包括搅拌脱泡;
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120圈/分钟;
所述脱泡的时间为10~6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陈化的时间为10~60分钟;
所述流延生胚的厚度为0.1~3毫米;
所述流延后还包括干燥步骤;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0~40℃;
所述干燥的时间为大于等于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辐照的激光波长为320~880nm;
所述激光辐照的功率为10~50W;
所述激光辐照切割的速度为≤500毫米/分钟;
所述激光辐照切割的取点密度为1~20点/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包括三步烧结;
所述三步烧结包括脱脂、初烧和终烧;
所述脱脂的温度为200~400℃;
所述脱脂的时间为2~24小时;
所述初烧的温度为1000~1300℃;
所述初烧的时间为2~24小时;
所述终烧的温度为1300~1500℃;
所述终烧的时间为2~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包括介孔结构和大孔结构的电极;
所述介孔结构的孔径为2~50nm;
所述微孔结构的孔径为50nm~50μm;
所述凹凸有序结构具体为微观上凹凸有序的结构;
所述凹凸有序的结构形成了大孔结构;
所述凹凸有序结构的凹陷处形成了气体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4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