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光伏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471.8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得军;马亚清;吴昊;吴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H02S20/00;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32089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式光伏 平台 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光伏电站,包括浮体构架和安装于浮体构架的光伏组件,浮体构架包括由多个浮体构件以积木搭接的方式连接而成的走道浮体框和设置于走道浮体框内侧且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光伏支撑组件,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撑组件上;光伏支撑组件的端部以位置可调的方式搭接固定于走道浮体框上,以使相邻两个光伏支撑组件的安装间距可调节。该浮体连接结构,相邻两个光伏支撑组件的安装间距可调节,也即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支撑组件上的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间距可调节,从而能够适应更多种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间距,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安装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增长迅速,尤其是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由于其适用于饮用水库、水电站水库、近海水域及极寒地区等多种场景,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水面漂浮电站方阵从结构上主要分为纯浮体和浮体+杆件两种形式。纯浮体结构形式的浮体构件之间普遍采用抱耳进行连接,该种连接方式,由于浮体抱耳的抗剪切能力较弱,因此漂浮方阵存在刚度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这会导致光伏组件受水面波动影响较大,影响发电效率,另一方面会增加运维人员的落水风险,威胁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撑组件的安装间距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适应性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漂浮式光伏平台的浮体构件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和光伏组件的安装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光伏电站,以解决漂浮式光伏平台的浮体构件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和光伏组件的安装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包括浮体构架和安装于所述浮体构架的光伏组件,所述浮体构架包括由多个所述浮体构件以积木搭接的方式连接而成的走道浮体框和设置于所述走道浮体框内侧且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光伏支撑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撑组件上;
所述光伏支撑组件的端部以位置可调的方式搭接固定于所述走道浮体框上,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支撑组件的安装间距可调节。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的搭接配合面包括第一抵接配合面和第二抵接配合面,所述第一抵接配合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配合面呈预设夹角布置。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通过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浮体构件对应搭接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台阶和第二搭接台阶,所述第一搭接台阶与所述第二搭接台阶以搭接互补的方式适配连接且所形成的拼接配合面为台阶配合面,所述第一抵接配合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配合面为形成于所述台阶配合面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抵接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光伏支撑组件包括由多个所述浮体构件拼接连接而成的主浮体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主浮体组件上的支架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主浮体组件的端部搭接于所述走道浮体框且二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主浮体组件的端部的紧固件固定孔和所述走道浮体框的紧固件固定孔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为腰型孔。
可选地,所述主浮体组件包括多个依次搭接连接的主浮体构件。
可选地,相邻两个主浮体构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沿搭接方向延伸布置的搭接凸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搭接凸部相适配的搭接凹部,所述搭接凸部与所述搭接凹部通过紧固件连接,且所述搭接凸部的紧固件固定孔和所述搭接凹部的紧固件固定孔中至少一者为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沿搭接方向布置。
可选地,所述走道浮体框上设置有搭接凹槽,所述主浮体组件的端部以位置可调的方式搭接固定于所述搭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