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调制的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2494.9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4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葛行军;池航;邓如金;党方超;阳福香;张鹏;胡晓东;贺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5/14 | 分类号: | H01J25/14;H01J23/04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调制 同轴 相对论 速调管 振荡器 | ||
1.一种两级调制的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座(301)、阴极(302)、阳极外筒(303)、内筒(304)、准直孔(305)、一级调制腔(306)、一级漂移段(307)、二级调制腔(308)、二级漂移段(309)、提取腔(310)、同轴输出波导(311)、第一支撑杆(312a)、第二支撑杆(312b)、螺线管磁场(313)、梯形收集极(314);整个结构关于中心轴线旋转对称,阴极座(301)左端外接脉冲驱动源的阳极,阳极外筒(303)左端外接脉冲驱动源的外导体,同轴输出波导(311)右端连接模式转换器和天线;
阴极(302)是一个薄壁圆筒,半径R1等于电子束半径,套在阴极座(301)右端;内筒(304)为一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形导体,与阳极外筒(303)上的各种空腔一起形成电子束调制空腔以及微波输出结构;准直孔(305)是一个外半径为R2,内半径为R3的圆环形空腔,长度为L1,L1为工作波长λ的0.3-0.8倍,准直孔(305)用于截止工作频率的微波;一级调制腔(306)由三对横截面均为梯形的圆环形空腔组成:从左往右外筒上第一个圆环形空腔内半径等于准直孔(305)的外半径R2,外半径为R4,第二个和第三个圆环形空腔内半径均等于准直孔(305)的外半径R2,外半径均为R5,R4>R5>R2;外筒上第一个圆环形空腔为等腰梯形,两条腰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均为L2,上底长度为L3,2L2+L3为工作波长λ的0.2-0.5倍;第二个圆环形空腔为等腰梯形,两条腰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均为为L4,上底长度为L5,2L4+L5为工作波长λ的0.1-0.4倍;第三个圆环形空腔为直角梯形,斜边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L6,上底长度为L7,L6+L7为工作波长λ的0.3-0.5倍;前面两个圆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隔为L8,第二第三个圆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隔为L9,L8为工作波长λ的0.1-0.2倍,L9为工作波长λ的0.1-0.2倍;从左往右内筒上第一个圆环形空腔内半径均等于R6,外半径均为R3,R3>R6;第一个圆环形空腔为等腰梯形,两条腰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均为L2,上底长度为L3;第二个圆环形空腔为等腰梯形,两条腰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均为为L4,上底长度为L5;第三个圆环形空腔为直角梯形,斜边在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L6,上底长度为L7;前面两个圆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隔为L8,第二第三个圆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隔为L9;一级漂移段(307)是一个外半径为R7,内半径为R8的圆环形空腔,R2>R7,长度为L10,L10为工作波长λ的0.5-1倍;二级调制腔(308)由一对横截面均为矩形的圆环形空腔组成,外筒上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9、内半径为R7,内筒上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8、内半径为R10,R9>R7>R8>R10,内外筒圆环形空腔的长度均为L11,L11为工作波长λ的0.1-0.5倍;二级漂移段(309)是一个外半径为R11,内半径为R12的圆环形空腔,满足R11>R7>R8>R12,长度为L12,L12为工作波长λ的0.5-1倍;提取腔(310)由三对横截面均为矩形的圆环形空腔构成,从左往右外筒上第一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13、内半径为R11,外筒上第二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14、内半径为R11,外筒上第三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15,内半径为R11,从左往右内筒上第一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12,内半径为R16,内筒上第二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12、内半径为R17,内筒上第三个圆环形空腔的外半径为R20,内半径为R16,满足R15>R13>R14>R20>R17>R16;第一、第三个圆环形空腔的长均为L13,第二个圆环形空腔的长为L14,L13为工作波长λ的0.1-0.5倍,L14为工作波长λ的0.1-0.5倍;同轴输出波导(311)是一个位于阳极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圆环形空腔,内半径为R18,外半径为R15,长度为L15,L15为工作波长λ的2-3倍;支撑杆用于支撑内筒,第一支撑杆(312a)与提取腔(310)之间的距离为L16,第二支撑杆(312b)与第一支撑杆(312a)之间的距离为L17,L16为工作波长λ的1.5-2倍,L17为工作波长λ的0.2-0.6倍;梯形收集极(314)是在内筒上正对电子束传输路径挖出的一个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圆环型空腔,圆环型空腔的外半径和内半径分别为R19、R20,满足R11>R19>R20>R12,上下底边的长度分别为L18、L19,L18>L19,L18为工作波长λ的1-2倍,L19为工作波长λ的1.3-1.9倍;螺线管磁场(313)套在阳极外筒(303)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4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低RCS的2bit编码超表面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