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772.0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俊;李波;袁骞;吴楠;贾荣;郗汭;张奇;赵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缓冲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包括一组碳滑板、两组弹簧筒、两组连杆、两组缓冲机构、一组转轴;碳滑板与所述两组弹簧筒连接,两组缓冲机构与转轴连接;两组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弹簧筒铰接,形成铰接点A和铰接点B,两组连杆3另一端分别与缓冲机构4铰接,形成铰接点D、铰接点C;铰接点A、B、C、D构成一组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无论是受电弓在开口或闭口方向受流时,一旦接触网硬点或飞鸟等异物冲击碳滑板时,由碳滑板及弹簧筒带动连杆,使缓冲机构发生同向旋转,通过内部弹性元件的作用释放阻尼,进一步缓解由飞鸟或其它异物碰撞导致碳滑板产生的强烈冲击载荷,最大限度减小弓头损伤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
背景技术
受电弓是电气化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受电弓弓头升至接触网,并与接触网发生相对滑动摩擦,从而将接触网电流汲取给车辆提供动力来源。在用受电弓弓头碳滑板数量通常分为一根或多根即可满足导电需求。根据弓头碳滑板的数量,单滑板受电弓因为结构相对简单,具备低阻力、低噪声特征,同时检修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是目前时速300公里以上速度车辆主流技术路线。
如图1a、图1b所示,现有的单滑板受电弓是将碳滑板通过两组柱式弹簧筒及四组固定板与弓头转轴固定连接,因此碳滑板只具备单一的垂向移动的自由度。
由于接触网因自身结构特性,不可避免存在接触线的弛度、定位器、吊弦等硬点,碳滑板在贴靠接触网进行高速滑动动态受流时,碳滑板与接触网硬点在行车方向发生恶劣的相互冲击,长期以往,不利于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寿命,甚至发生弓网事故。此外,飞鸟或其他异物偶发性与碳滑板发生猛烈冲击碰撞,在这种冲击载荷作用下,弓头部件容易发生变形、裂纹甚至脱落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包括一组碳滑板1、两组弹簧筒2、两组连杆3、两组缓冲机构4、一组转轴5;
所述碳滑板1与所述两组弹簧筒2连接,所述两组缓冲机构4与所述转轴5连接;
所述两组连杆3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弹簧筒2铰接,形成铰接点A和铰接点B,所述两组连杆3另一端分别与缓冲机构4铰接,形成铰接点D、铰接点C;
所述铰接点A、B、C、D构成一组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AD、BC边在初始位置与行车方向呈夹角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无论是受电弓在开口或闭口方向受流时,一旦接触网硬点或飞鸟等异物冲击碳滑板时,由碳滑板及弹簧筒带动连杆,使缓冲机构发生同向旋转,通过内部弹性元件的作用释放阻尼,有效缓解接触网硬点冲击,提升弓网系统结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缓解由飞鸟或其它异物碰撞导致碳滑板产生的强烈冲击载荷,最大限度减小弓头损伤程度。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为现有的单滑板弓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2a、图2b分别本发明中的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中带有缓冲机构的弓头组成的连杆机构动作原理示意图;
图4a、图4b分别为本发明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及其A向视图。
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TA钻杆自动随动支承装置
- 下一篇:种盒随动式小粒种子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