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2818.9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洋;姚丽娟;缪琪;刘巧云;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B01F25/00;B01F35/71 |
代理公司: | 安徽智鼎华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2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慢性病 治疗 中药 熏蒸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熏蒸筒,熏蒸筒的内部放置有圆盘底座,圆盘底座的顶部固定有下支架,下支架的上贯穿固定有熏蒸罐,下支架的顶部固定有上支架,圆盘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器,熏蒸罐的顶部贯穿固定有熏蒸管,熏蒸管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熏蒸孔,熏蒸罐的顶部固定有加药筒,本发明涉及中药熏蒸技术领域。该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自动加药机构的设置,便于根据药液液面高度的变化自动进行加药,防止熏蒸罐发生干烧现象,且每次加到一定量后可自动停止加药,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可代替电控加药,使用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熏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熏蒸是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诸多方面。
目前,在对慢性病进行治疗时,往往会采取中药熏蒸的方式进行,该种治疗方式不仅更加温和,而且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更好,现有的中药熏蒸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在熏蒸时药液会挥发较快,在挥发后一般需要人为添加药液进行熏蒸,整个过程会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自动化程度低,有些可通过电控进行加药,但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2)在加药时,一般需要将药粉与稀释液进行混合添加,在添加后一般需要对两者进行搅拌,以便药粉能快速溶解在稀释液中,现有的方式不便于实现无动力搅拌。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由于在熏蒸时药液会挥发较快,在挥发后一般需要人为添加药液进行熏蒸,整个过程会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自动化程度低,有些可通过电控进行加药,但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在加药时,一般需要将药粉与稀释液进行混合添加,在添加后一般需要对两者进行搅拌,以便药粉能快速溶解在稀释液中,现有的方式不便于实现无动力搅拌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慢性病治疗用中药熏蒸设备,包括熏蒸筒,所述熏蒸筒的内部放置有圆盘底座,所述圆盘底座的顶部固定有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上贯穿固定有熏蒸罐,所述下支架的顶部固定有上支架,所述圆盘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熏蒸罐的顶部贯穿固定有熏蒸管,所述熏蒸管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熏蒸孔,所述熏蒸罐的顶部固定有加药筒,所述上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装液筒,所述加药筒的底部连通有贯穿至熏蒸罐内部的加药管,所述装液筒的底部连通有贯穿至熏蒸罐内部的加液管,所述上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抽泵,所述抽泵的出液口通过连管与装液筒的底部连通,所述熏蒸筒的内部设置有自动加药机构,所述装液筒上设置有压液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