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5259.7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0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谋雄;蔡良开;姚鑫;尤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广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06 | 分类号: | B05D1/06;B05D1/32;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姚婉莉 |
地址: | 362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粉末 喷涂 工艺 | ||
本发明的静电粉末喷涂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制作而成:步骤一、炼胶,将医用级硅胶、导电填料和交联剂进行混炼得到硫化原料;步骤二、高温硫化,将步骤一的硫化原料加入高温硫化模具内进行硫化成型,成型出底面敞开的中空弧形块体;步骤三、电池模组支架的处理,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理的电池模组支架通过挂架挂在喷粉机上时行喷粉操作,得到喷粉件;步骤五、撕除耐高温胶带及拔下中空弧形板即可完成喷涂。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池模组支架在喷粉时非喷粉区不会受酸碱、高温的影响,并满足导电的要求,大大方便的电池模组支架的喷粉操作,同时,中空弧形块体与喷粉区的交接处粘接耐高温胶带,可避免非喷粉区出现积粉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支架的静电粉末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支架在加工时需在对整个支架进行静电粉末喷涂,该电池模组支架为长条状结构,此电池模组支架具有长条状的平板部和处于平板部处两端具有用于挂架安装的凸耳部,凸耳部的外径小于平板部的宽度,凸耳部呈向上弯曲延伸,凸耳部的下端部与平板部之间具有向下凹的凹弧过渡部,此电池模组支架的平板部为喷粉区,凸耳部和凹弧过渡部为非喷粉区,因此,电池模组支架在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是先在电池模组支架的两端端部(即非喷粉区)外粘固有包裹电池模组支架端部的耐高温胶带,之后再将整个电池模组支架放置喷涂机上,通过挂架夹紧电池模组支架的耐高温胶带部位处,即可进行静电粉末喷涂在电池模组支架表面上,喷涂完成后需将耐高温胶带撕除即可完成喷涂操作。然而,此种喷涂工艺,耐高温胶带撕除后无法重新再利用,使喷涂成本高,且若电池模组支架的端部要求需具有导电功能的话,就使整个喷涂操作更为麻烦,再有,耐高温胶带撕除后胶体会有局部遗留在电池模组支架的表面上,此时需要用美工刀进行刮除,容易造成电池模组支架表面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粉末喷涂工艺,以解决现有喷涂工艺中喷涂成本高,无法满足导电需求及易造成表面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静电粉末喷涂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制作而成:
步骤一、炼胶,将50-80重量份的生胶、18-25重量份的白炭黑、1-6重量份的结构化控制剂、15-25重量份的导电碳黑及0.01-0.08重量份的铂络合物进行混炼得到硫化原料;
步骤二、高温硫化,将步骤一的硫化原料加入高温硫化模具内进行硫化成型,成型出底面敞开的中空弧形块体;
所述高温硫化模具具有上模板和与上模板合模的下模板,下模板的顶面向上凸设有成型凸起,成型凸起的顶面下凹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凹槽,上述凹槽的左内槽壁和/或右内槽壁上均向外凹设有凹弧腔,凹弧腔的下腔沿延伸到凹槽的槽底侧沿,上述凹槽的槽底叠放有成型模块,上述成型模块的侧壁上凸设有悬空处于凹弧腔内的并与凹弧腔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成型模仁,上述上模板的底面向上凹设有供成型凸起紧配合嵌入的上成型空间,成型凸起与上模板拆装配合,上成型空间内凸设有伸入凹弧腔内并与凹弧腔的弧度相匹配的成型凸仁,弧形成型模仁、成型凸仁与凹弧腔围成有用于成型出上述中空弧形块体的弧形成型腔室;
步骤三、电池模组支架的处理,将步骤二成型出来的中空弧形块体套装在电池模组支架的非喷粉区局部区域外,电池模组支架非喷粉区位于中空弧形块体以外的部位上粘设有处于中空弧形块体与电池模组支架的喷粉区之间的耐高温胶带,得到处理的电池模组支架;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理的电池模组支架通过挂架挂在喷粉机上时行喷粉操作,且处理的电池模组支架上的中空弧形块体与挂架相挂扣配合,得到喷粉件;
步骤五、撕除耐高温胶带及拔下中空弧形板即可完成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广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广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5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