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6882.4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常兴;杨家友;余富勇;邓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稳健 优化 设计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稳健性优化设计相关参数,确定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搭建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
车内噪声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所述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进行车内噪声仿真分析,得到车内噪声仿真分析结果;
板件贡献量分析,根据所述车内噪声仿真分析结果,进行车身板件贡献量分析,提取对车内噪声性能影响最大的N个车身板件,以N个所述车身板件的料厚作为设计变量,以所述设计变量的弹性模量和密度作为不确定因素;
试验设计,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所述设计变量和所述不确定因素进行抽样,将抽取的样本点分为训练样本点和精度验证样本点;
构建双响应面代理模型,利用田口内外表交互功能,基于与所述训练样本点对应的所述车内噪声仿真分析结果,计算出优化目标的均值和方差,基于所述优化目标的均值和方差构造优化目标的双响应面代理模型;
搭建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基于所述双响应面代理模型,结合所述优化目标中的各性能指标,搭建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稳健性优化设计,基于所述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所述优化目标、所述约束条件、所述设计变量和所述不确定因素,进行优化分析计算,计算出Pareto稳健性最优解集;
选取最优解,从所述Pareto稳健性最优解集中选择出稳健性优化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建双响应面代理模型之后还包括:精度验证,利用所述精度验证样本点对所述双响应面代理模型进行精确度检测,如误差不大于10%,则进行所述搭建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如果误差大于10%,则需返回所述试验设计,增加抽样的样本点,直到误差不大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最优解之后包括:稳健性最优解有限元验证,基于所述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对稳健性最优解进行验证,判断稳健性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如下:
min(P,M)
其中,P、M和T分别表示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均方根、内饰车身质量和白车身一阶扭转模态的目标函数,Pμ、Mμ和Tμ为优化目标的均值,Pσ、Mσ和Tσ为优化目标的方差,Xil为设计变量的下限,Xiu为设计变量的上限,σ是设计变量的方差,n表示的是进行的nsigma优化,λ为权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健性优化设计中,所述约束条件为:白车身一阶扭转模态大于30Hz,内饰车身质量小于10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为内饰车身和声腔的声固耦合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目标包括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均方根指标、内饰车身质量指标和白车身一阶扭转模态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方法为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健性优化设计中,通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分析计算。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程序,一个或多个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器调用执行时,能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内噪声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68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