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7342.8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华;吕广明;关天蛟;王华;叶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冠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B01D36/02;B01D29/03;B01D29/96;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生态 水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排水箱涵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排水箱涵上方土体水分容易流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包括箱涵本体,箱涵本体上方沿输水方向突出设置有若干长条凸起,相邻长条凸起形成蓄水槽,位于箱涵本体涵洞上方的长条凸起均设置有若干T形管,T形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竖直管依次贯穿于长条凸起、箱涵本体并与涵洞连通,水平管卡接在长条凸起顶端且水平管两端分别与相邻蓄水槽连通。本申请具有使排水箱涵顶部土体不易流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水箱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因自身在静力条件下工作状态较好,且能应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常备用作道路工程中的排水结构。
相关技术中,排水箱涵施工完成后,通常会在排水箱涵上方土体上种植植物等,但由于排水箱涵本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方面,箱涵埋设后切断了土体下渗的途径,雨天时,箱涵顶部的土体下渗的雨水会先集聚在排水箱涵顶部,再经由箱涵两侧流失,及其容易对箱涵两侧土体造成冲刷破坏;同时在排水箱涵上部的土体在蒸发以及植物吸收导致含水量减少后,由于排水箱梁的存在,箱梁顶部土体无法通过毛细作用使下部的土体中水分及时向上运动以补充水分,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目前排水箱涵顶部土体水分容易流失,土体保水性能较差,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排水箱涵顶部土体的水分不易流失,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蓄生态排水箱涵,包括箱涵本体,所述箱涵本体上方沿输水方向突出设置有若干长条凸起,相邻所述长条凸起形成蓄水槽,位于所述箱涵本体涵洞上方的长条凸起均设置有若干T形管,所述T形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管与竖直管,所述竖直管依次贯穿于长条凸起、箱涵本体并与涵洞连通,所述水平管卡接在长条凸起顶端且水平管两端分别与相邻蓄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箱涵顶部设置有若干长条凸起,若干长条凸起形成蓄水槽,使得雨水等可以存蓄在蓄水槽内,减少雨水从箱涵两侧流失的情况;通过T形管的设置,使得蓄水槽内多余的水分可以及时从T形管排入至涵洞内,减少蓄水槽内水分过多导致植物发生烂根的情况,实现箱涵顶部土体的水分调蓄,便于箱涵顶部植物更好地生长。
优选的,所述水平管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水平管的一端同轴穿设于竖直管,所述连接杆远离水平管的一端还垂直固定有主滤板,所述主滤板下表面与涵洞底部抵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滤板的设置,日常涵洞内污水中的固定垃圾如树叶以及杂物等可被滤除在主滤板上,清理T形管时,可将T形管从长条凸起上拔出,便可对T形管内污泥等进行清理,有利于减少T形管内的污泥堆积导致T形管堵塞的情况;同时,T形管向上拔起的同时通过连接杆带动主滤板上移,实现将主滤板滤除的垃圾捞起,便于涵洞内固体垃圾的清理,使得涵洞内固体垃圾的清理更加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涵洞内的一段滑动套设有环形泡沫板,所述连接杆还同轴固定有环形卡接板,所述环形泡沫板下表面与环形卡接板上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涵洞水位上升时,环形泡沫板在随着水位上升而上浮,当水位驱使环形泡沫板与涵洞顶部抵接时,可实现通过环形泡沫板封堵竖直管底端,进而有利于减少涵洞内的污水通过T形管倒灌至蓄水槽内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环形泡沫板上表面还固定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弹簧件顶端同轴穿设于竖直管且弹簧件外周与竖直管内周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冠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冠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7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