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及建模、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0843.1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胜;李崛;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李冰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黏土 混合 路基 填料 永久 变形 预估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其特征在于,为综合考虑应力-应变关系、物理状态、循环加载次数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εp)0为0次干湿循环的永久变形,Nload为循环加载次数,σ1为大主应力,σ3为小主应力,MR为回弹模量,大主应力σ1、小主应力σ3和回弹模量MR为应力-应变关系;Rd为密度比,Rw为湿度比,CBR为CBR值,密度比Rd、湿度比Rw和CBR为物理状态;α1、α2、α3、α4、α5为模型参数。
2.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其特征在于,为综合考虑应力-应变关系、物理状态、循环加载次数和建筑固废物掺入率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εp)0为0次干湿循环的永久变形,Nload为循环加载次数,λCDW为建筑固废物掺入率,σ1为大主应力,σ3为小主应力,MR为回弹模量,大主应力σ1、小主应力σ3和回弹模量MR为应力-应变关系;Rd为密度比,Rw为湿度比,CBR为CBR值,密度比Rd、湿度比Rw和CBR为物理状态;α1、α2、α3、α4、α5、b1、b2、b3、b4为模型参数。
3.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其特征在于,为综合考虑应力-应变关系、物理状态、循环加载次数、弹变增量、干湿循环次数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εp)i为第i次干湿循环下的永久变形,NDW为干湿循环次数,Nload为循环加载次数,λCDW为建筑固废物掺入率;σ1为大主应力,σ3为小主应力,MR为回弹模量,大主应力σ1、小主应力σ3和回弹模量MR为应力-应变关系;Rd为密度比,Rw为湿度比,CBR为CBR值,密度比Rd、湿度比Rw和CBR为物理状态;α1、α2、α3、α4、α5、b1、b2、b3、b4、c1、c2、c3、d1、d2、d3、d4、d5为模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固废-红黏土混合路基填料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其特征在于,α1=0.187,α2=0.213,α3=0.317,α4=16.477,α5=0.0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0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焦炭抗碱性浸蚀性控制碱金属的入炉量的方法
- 下一篇:钙切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