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4951.6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杜艳丽;贾友辉;种昆;李玉兰;张成瑞;刘琳;董凤娟;焦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B62D7/2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桥 汽车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换向器,换向器连接有前传动轴,前传动轴连接有贯通式前转向器,贯通式前转向器的前转向垂臂连接有前转向装置;贯通式前转向器的前转向轴贯穿转向器机体,前转向轴的一端与前传动轴铰接,前转向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传动轴,后传动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转向器,后转向器的后转向垂臂连接有后转向装置;通过使用贯通式前转向器,可使用双液压转向器助力,承载能力更强;转向器横向布置,布置简单,可实现较小的转向力矩波动设计,提高转向舒适性;前后传动轴不参与转向助力的传递,只承受来至于方向盘较小的操纵手力,可实现较小直径设计,此可增大前桥车轮转向角度,提升整车的转弯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家对超标车产品在路权、排放、油耗、应急转向等整治要求,以及大吨小标产品治理,对汽车的承载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长途中重型货车广受青睐,目前该类汽车多采用双前桥机构,这种机构比单前桥承载能力更高,同时对转向系统的助力要求也大大提高。
传统的双前桥转向机构在单前桥转的基础上增加助力油缸、过渡臂及助力拉杆。该结构为了满足承载,需匹配较大缸径转向器,助力有限,且助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应急转向力不满足要求。该结构同时需匹配过渡臂和连接的助力拉杆,结构复杂。该结构助力拉杆受力较大,杆径较粗,受整车空间布置限制,为避免助力拉杆与轮胎、悬架等部件的干涉,使车轮的转角较小,影响整车的转弯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力加大、整体结构简单、转弯能力提升的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输出轴连接有前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连接有贯通式前转向器,所述贯通式前转向器包括转向器机体和前转向轴,所述转向器机体上安装有前转向垂臂,所述前转向垂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前转向装置;所述前转向轴贯穿所述转向器机体,所述前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前传动轴铰接,所述前转向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传动轴,所述后传动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转向器,所述后转向器的后转向垂臂连接有后转向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转向装置包括与所述前转向垂臂铰接的前转向拉杆,所述前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前转向桥的前转向节臂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转向装置包括与所述后转向垂臂铰接的后转向拉杆,所述后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后转向桥的后转向节臂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向器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前传动轴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转向轴的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前传动轴铰接,所述前转向轴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后传动轴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传动轴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后转向器的输入轴铰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输出轴连接有前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连接有贯通式前转向器,所述贯通式前转向器包括转向器机体和前转向轴,所述转向器机体上安装有前转向垂臂,所述前转向垂臂的自由端连接有前转向装置;所述前转向轴贯穿所述转向器机体,所述前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前传动轴铰接,所述前转向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传动轴,所述后传动轴的另一端铰接有后转向器,所述后转向器的后转向垂臂连接有后转向装置;通过使用贯通式前转向器,可使用双液压转向器助力,承载能力更强;转向器横向布置,使用换向器与转向管柱连接,布置简单,可实现较小的转向力矩波动设计,提高转向舒适性;连接换向器、贯通式前转向器、后转向器之间的传动轴,不参与转向助力的传递,只承受来至于方向盘较小的操纵手力,可实现较小直径设计,此可增大前桥车轮转向角度,提升整车的转弯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4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