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橡胶鞋底、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6383.3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1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廖毅彬;卢鑫;庄东水;王育玲;丁思博;丁思恩;代雪玲;李兴勇;何清福;曾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盛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53/02;C08L9/06;C08K3/04;C08K3/22;C08J3/22;B29B7/00;B29B9/06;B29B9/12;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橡胶 鞋底 用于 静电 组合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种热塑性橡胶鞋底、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抗静电ABS母粒、马来酸酐接枝ABS、SBS、K树脂、硬脂酸锌、抗氧剂、滑石粉、纳米碳酸钙、硬脂酸,本申请限定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以抗静电ABS母粒、SBS相互混用,与其他原料配合,以使采用该组合物制得的鞋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及耐磨防滑性能,在穿着过程中将人体产生的静电通过鞋底释放出去,从而达到优良的防静电效果,满足特殊的工作环境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橡胶鞋底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性橡胶鞋底、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热塑性橡胶材料因有价格低廉,制品可回收再加工而不失其基本性能,材料环保无卤无毒无味,质感柔软,物性、硬度可调整,具有卓越的抗动态疲劳性能等优点,在众多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它打破了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传统界限,在节能、省力和防止环境污染方面,更具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热塑性橡胶的配混体系较为复杂,各组分结构的相容性,共混分散的均匀性等多种原因,材料防静电性能改性难度高。市面上普通TPR防静电鞋底主要以添加大量碳粉颗粒进行生产加工,通过压力使碳粉导电颗粒接触,以达到良好的防静电性能,由于该方法中需要大量碳粉的添加,导致产品往往机械强度不高、不耐磨、不防滑,同时产品中的碳粉也极易脱落,对洁净室环境造成危害,而如果改为添加金属颗粒往往成本又极高,因此不能广泛应用于洁净室行业中,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另一目的是采用上述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制备的热塑性橡胶鞋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ABS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ABS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回收的ABS废弃料破碎后,与其他原料,按所需重量份混合,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共混15min,得到预混物;
步骤二,将预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粒子,在120℃下烘干2h,得抗静电ABS母粒。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245按质量比1:0.2-0.3的比例组成。
用于热塑性橡胶鞋底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需重量份的抗静电ABS母粒、马来酸酐接枝ABS、SBS、K树脂在高速混合器中预混10-15min;
步骤二,往密炼机中加入步骤一制备的混合物和其余原料,混合密炼,在 115-120℃排胶,室温放置24h以上;
步骤三,将密炼后的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得所述放静电耐滑组合物。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密炼过程具体包括:往密炼机中加入步骤一制备的混合物和其余原料,混合密炼8min;然后调整密炼温度到90℃,保持3min后一次翻料;待密炼温度升至96℃,二次翻料;待密炼温度升至104℃,三次翻料;待密炼温度升至110℃,四次翻料;待密炼温度升至115-120℃,五次翻料,再密炼1min,排胶,室温放置24h以上。
一种热塑性橡胶鞋底,采用上述所述的防静电耐滑组合物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盛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盛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