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杉梢斑螟的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8969.3 | 申请日: | 202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宁君;王留洋;杨超霞;梅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N37/02;A01P19/0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杉 梢斑螟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杉梢斑螟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冷杉梢斑螟诱剂组合物包括冷杉梢斑螟性信息素和协同剂,性信息素组分为顺‑9,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顺‑3,顺‑6,顺‑9,顺‑12,顺‑15‑二十五碳五烯,协同剂为α‑蒎烯、β‑蒎烯、罗勒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诱剂组合物可以大幅提高冷杉梢斑螟雄虫诱捕量,有效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交配,降低后代危害几率。本发明的诱剂组合物原料易得,使用方便,且对环境友好,可准确应用于虫情测报、大量诱杀、干扰交配,对于绿色防控冷杉梢斑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冷杉梢斑螟的诱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又名红松球果螟、松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东北地区红松主梢和球果的重要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捷克、波兰、芬兰、苏联、美国、加拿大、朝鲜、日本等。为害树种有红松、冷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杉、西伯利亚红松、太平洋银杉。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两年生球果嫩枝,蛀食果轴、种子和果鳞,导致部分球果脱落坏死,造成红松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大幅下跌,树干分叉,材质和出材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林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由于冷杉梢斑螟幼虫为害部位隐蔽、暴露时间短、且成虫羽化期又不整齐,所以较难防治。
传统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灯光诱杀;利用姬蜂科寄生蜂等天敌的生物防治方法;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药效受到雨水的冲刷和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分解会迅速降低,而且红松种子作为我国珍贵的药材,喷洒大量农药产生残留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会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构成威胁。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作为一种新型害虫防控技术,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专一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林业害虫防治。植物源挥发物对昆虫信息素具有增效作用,与昆虫性信息素两者合用之后,可以近一步增强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控制害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杉梢斑螟的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杉梢斑螟的诱剂组合物,包括冷杉梢斑螟性信息素及协同剂,所述性信息素为顺-9,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顺-3,顺-6,顺-9,顺-12,顺-15-二十五碳五烯,所述协同增效剂为α-蒎烯、β-蒎烯、罗勒烯。
所述性信息素与协同剂的质量比为1:(0.09~0.45);所述冷杉梢斑螟性信息素质量为1100μg,其中顺-9,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的质量为100μg,顺-3,顺-6,顺-9,顺-12,顺-15-二十五碳五烯的质量为1000μg;
可选地,所述协同剂质量为100-500μg,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α-蒎烯40-70%,β-蒎烯20-40%、罗勒烯10-30%。
优选地,所述协同剂质量为100-500μg,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α-蒎烯50%,β-蒎烯30%、罗勒烯20%。
较优选地,所述协同剂质量为400μg,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α-蒎烯50%,β-蒎烯30%、罗勒烯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冷杉梢斑螟的诱芯,含有上述的冷杉梢斑螟诱剂组合物。
用于防治冷杉梢斑螟诱芯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冷杉梢斑螟性信息素的正己烷溶液加入到天然脱硫橡胶头中,待溶剂挥发完全后,依次加入α-蒎烯、β-蒎烯、罗勒烯,待正己烷挥发后,即制得含有冷杉梢斑螟引诱剂诱芯,将制得的诱芯装入铝箔内密封,放入-20℃下冷藏。
本发明还提供了冷杉梢斑螟诱剂组合物在冷杉梢斑螟绿色防控方面的应用。将含有所述冷杉梢斑螟引诱剂的诱芯置于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放置于可能发生冷杉梢斑螟的松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8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