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1577.2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泽华;李勇;刘彬;权亚强;梁永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16/36;G06F16/953;G06F16/9536;G06K9/62;G16Y10/50;G16Y4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杨永梅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慧 城市 贷款风险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由政府管理平台执行,包括: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风险查询请求,风险查询请求响应于贷款对象在用户平台输入的贷款请求生成;确定贷款对象的关联人,关联人与贷款对象的收支情况相似;响应于风险查询请求,基于人口信息平台确定贷款对象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收支信息;基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贷款对象的第一贷款信息以及关联人的第二贷款信息;基于基础信息、第一贷款信息和第二贷款信息,确定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以及将贷款风险发送至金融服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风险评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的行为非常普遍,银行或其他机构往往需要对贷款对象的贷款资格进行评估。传统的贷款资格评估,主要由银行或其他机构依赖人工、基于流程从贷款对象本身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对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进行评估,例如,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与贷款风险系数计算确定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然而,其他外界相关因素可能会对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评估造成影响,并且,依赖统一的贷款风险系数对不同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并不能考虑到不同贷款对象自身的情况,可见贷款资格评估的难度大、可信度较低。为了进一步风险控制,需要进一步基于各个贷款对象自身的情况,并结合考虑除贷款对象外的其他人或因素对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的影响,在贷款前对贷款对象的贷款资格进行审核,降低银行或其他机构的风险。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能够根据贷款对象的自身情况及其他人或因素对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进一步进行准确地评估。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风险查询请求,风险查询请求响应于贷款对象在用户平台输入的贷款请求生成;确定贷款对象的关联人,关联人与贷款对象的收支情况相似;响应于风险查询请求,基于人口信息平台确定贷款对象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收支信息;基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贷款对象的第一贷款信息以及关联人的第二贷款信息;基于基础信息、第一贷款信息和第二贷款信息,确定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以及将贷款风险发送至金融服务平台。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和政府管理平台,政府管理平台被配置为以执行以下操作: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风险查询请求,风险查询请求响应于贷款对象在用户平台输入的贷款请求生成;确定贷款对象的关联人,关联人与贷款对象的收支情况相似;响应于风险查询请求,基于人口信息平台确定贷款对象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收支信息;基于金融服务平台获取贷款对象的第一贷款信息以及关联人的第二贷款信息;基于基础信息、第一贷款信息和第二贷款信息,确定贷款对象的贷款风险;以及将贷款风险发送至金融服务平台。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执行上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贷款风险评估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贷款风险评估系统的模块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基于人口信息平台确定关联人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基于知识图谱确定关联人的示例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文档作为App数据源的方法
- 下一篇:河川淤泥自动清除系统及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