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41681.1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8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晨璐;金东毅;李成栋;侯和涛;殷利建;邓晓平;刘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Q9/00;G01D21/02;G16Y1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微服 智慧 工地 组态 方法 系统 | ||
1.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工地智能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噪声检测模块、人员检测模块,所述工地智能模块具有工地现场信息采集功能;
智能节点:所述智能节点和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所述智能节点用于接受通信管理器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下发到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上,所述智能节点将工地智能模块采集到的工地现场信息传输到通信管理器上;
通信管理器:所述通信管理器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所述通信管理器用于接收智能节点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通信管理器将关键数据发布到消息队列中,所述通信管理器订阅消息队列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智能节点将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智能模块上;
消息队列:每个智能模块在消息队列中均有上传信息和下达命令的消息队列,智能模块的控制命令均发布到对应智能节点的消息队列中;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用户、虚拟应用系统、工地智能模块、微服务平台的关联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历史数据、控制命令和现场检测数据的历史记录,所述数据库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微服务平台:所述微服务平台包括用户管理微服务、虚拟应用系统组态微服务、环境监测微服务、人员安全管理微服务、塔吊安全预警微服务、能耗管理微服务,微服务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
组态平台:所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组态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组态平台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智能节点包括若干个智能模块,任意一个智能模块均有一个虚拟智能模块相对应,一个虚拟智能模具有若干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每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均有不少于一个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用户管理若干个工程,每个工程包括若干个虚拟施工片区,每个虚拟施工片区包括若干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每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多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每个虚拟智能模块由用户设定若干个功能,每个功能由一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态平台提供的每种虚拟智能模块具有多种输入输出子功能,每种输入输出子功能均有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提供输入到输出转换计算,每种功能对应的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逻辑相同,实现同一功能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S1:创建并命名虚拟工程,创建虚拟工程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用户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到数据库中;
S2:在创建的虚拟工程下,新建并命名虚拟片区,创建虚拟片区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3:在创建的虚拟片区下,新建并命名虚拟应用系统,创建虚拟应用系统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4:进入新建的虚拟应用系统,配置虚拟应用系统背景并保存,添加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完成相关虚拟智能模块的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