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2330.2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徐冬梅;罗宏建;赵洲峰;周宇通;裘吕超;陈波;刘学广;鲁旷达;吴栋萁;葛佳蓓;邹君文;周桢;孙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电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G01K1/16;G01K1/02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年育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8 | 代理人: | 劳锦花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网柜触头 测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以及缠绕于圆柱型触头外部的导热丝,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通过伸缩杆组连接,伸缩杆组内设置有气腔,气腔内填充有能够受热膨胀的气体,使伸缩杆组在周围温度升高时伸长;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极大减小测温装置对触头散热效果的影响,导热丝在在未缠紧时,与触头之间也留有缝隙,便于散热;本发明在当氦气升高的温度仍在安全温度以下时,供电装置的各用电器件不会工作,从而节约了能源,使测温装置可以工作的时间更久;导热丝在伸缩杆组伸长时逐渐缠紧在触头的表面,达到提高触头机械强度的效果,同时,导热丝能够环呈状接触触头,采集触头温度信息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网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在目前的环网柜电力系统尤其是高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触头因温度过高引起的事故比比皆是,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专利号为CN202122121079.1,名称为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设置传感测温装置和显示装置,能够将触头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但这种有线的方式较为麻烦,排线乱,在专利号为CN201010254862.9,名称为一种断路器触头智能无线测温装置的发明专利中,采用RF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温度信息传输至外部的信息接收装置,更为方便。但是上述专利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第一个专利中对触头采用包覆的形式,在结构上影响触头散热;2、第二个专利中采用锂亚电池对测温装置内部的各种用电器件进行供电,其用于测温的传感器在触头温度处于安全温度以下时仍在进行工作,不利于节能;3、触头在温度升高后,其机械强度会下降,上述两件专利均不能提升触头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以解决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网柜触头测温装置,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以及缠绕于圆柱型触头外部的导热丝,所述第一卡环闭合后其内圈与触头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卡环闭合后其内圈与触头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通过伸缩杆组连接,伸缩杆组内设置有气腔,气腔内填充有能够受热膨胀的气体,使伸缩杆组在周围温度升高时伸长;
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挂柱,挂柱上开设有挂孔,所述导热丝的两端分别钩挂两端挂柱的挂孔中,所述第一卡环的挂柱为导热柱,在第一卡环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池、控制单元以及无线传输模块,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卡环的挂柱接触,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温度信息反馈至云端,电池用于对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以及无线传输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气腔内填充有氦气。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组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气腔设置于固定杆内部,固定杆与第一卡环的侧壁固定连接;
活动杆包括导电活塞和长杆,导电活塞滑动设置于气腔内部,长杆与导电活塞固定连接且从固定杆的端部穿出,长杆与第二卡环固定连接,气体填充于气腔内壁与导电活塞围成的封闭空间内,且在导电活塞另一侧的气腔内壁上开设有气孔;
在气腔的内壁对称的固定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分别通过电线连接至电池的供电电路,导电活塞同时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时电池的供电电路导通。
优选的,气腔内气体受热温度在安全温度以下时导电活塞不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热丝在伸缩杆组伸长过程中能够逐渐缠紧在触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1)和第二卡环(2)均包括两个弧形卡箍,两个弧形卡箍连接端通过合页铰接,自由端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卡扣(6)和卡柱(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电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电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2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