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精油的改性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3775.2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8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杜易潼;薛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13/02;A23L29/30;A23L3/3472;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刘烨姗 |
地址: | 30013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精油 改性 外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精油的改性外壳,通过对天然环糊精进行化学修饰和结构改造,利用金属钾盐以及MOFs的多孔特征和环糊精的内亲水外疏水性质,制备出具有更强稳定性及包合能力的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β‑CD‑MOFs),对精油进行包埋处理,制备微胶囊,因β‑CD‑MOFs具有远超其他分子材料的可裁结构性、容易功能化的性质,能够很好的解决精油在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可使液态的精油转变为固体的粉末,提高其稳定性,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成为精油的保护壳,使其活性得到充分发挥,可有效解决精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差和溶解性低的问题,扩大精油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在各类食品保鲜方面,从而延长其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尤其是一种改性的植物精油。
背景技术
精油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性、抑菌性、抗炎性等。植物精油是一类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抑菌性、抗氧化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药品方面。其抗氧化活性主要体现在既可以直接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又可以间接消耗容易生成自由基的物质。开发其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精油的成分为芳香性易挥发物质,用于食品保鲜时容易挥发,难以维持长久的防腐效果,且精油溶解度小,性质较不稳定,不易贮藏和添加。此外,精油应用于食品保鲜时,用量少时可能对抑制细菌无效,无法维持食品的品质;用量大时,虽能抑制细菌增长乃至杀死细菌,但其浓郁的香味也可能影响甚至改变食物原本的风味,这些特性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常用的传统壁材有脂质体、环糊精等物质。环糊精是直链淀粉在由芽孢杆菌的某些种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依据范德华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电荷转移作用、氢键、疏水作用等协同作用,使其可与疏水性药物的亲脂部分形成稳定包合物。因此环糊精常用作微胶囊壁材来提高植物化合物的包埋率、储存期间的稳定性以及控制释放能力及溶解度。环糊精毒性很低,可作为糖类来源被人体吸收,能选择地包合各种客体分子,并且有减少氧化、钝化光敏性及热敏性,掩盖不良气味,控制释放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根据环糊精所含葡萄糖单元数目的不同分为多种,最常见的天然环糊精有α-、β-和γ-环糊精三种,它们的葡萄糖单元数目分别为6、7和8个,其分子内径尺寸、水溶性、形状也不同。由于α-环糊精空腔内径小,包合范围有限,γ-环糊精成本高,不利于工业生产,而β-环糊精空腔尺寸适中,生物体系相容性好,价廉易得,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3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