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4161.6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艳;周芳;赵应忠;杨远霄;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5/00;A01B79/02;A01D9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芝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方法,包括播种:选择叶片专用型芝麻品种中芝叶一号作种植品种,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施肥:播种前施足基肥和腐熟粪肥,进行大田日常管理,现蕾至初花期少量追肥;灌溉:芝麻播种前应开好三沟: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深沟窄厢,沟沟相通;采摘:原则为除弱苗、劣苗,留大苗、壮苗,采摘的幼苗可做蔬菜食用。在现蕾前、盛花末期、终花期分别采摘。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方法合理,有效延长了绿叶期,增加了叶片生长面积,有效益的显著提高了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效益,实现芝麻单产的大幅提高,打破芝麻单产低的“瓶颈”,使得有蔬两用芝麻品种有望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芝麻植物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油芳香纯正,营养价值高,素有“油中之王”的美誉。芝麻籽、芝麻油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制作糕点、糖果、罐头、芝麻酱、人造奶油、人造猪油、芝麻豆腐、芝麻乳等食品,芝麻油还可用于其它工业部门,制成润滑油、药膏、肥皂等,因此在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广泛。芝麻籽粒中含有芝麻酚林、芝麻素等,除具有抗氧化稳定性外,还具有降血脂、抗高血压、抗菌防癌、延缓人体衰老等功效,因此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芝麻不仅营养价值高,用途广,而且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原地带就有吃芝麻叶的习惯,将芝麻叶作为一种蔬菜加以食用。
芝麻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钾、钙、磷、铁等矿质元素。芝麻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均衡性好,还含有较多的黄酮、多酚和亚麻酸,是宝贵的蔬菜资源(刘利娥,宋少华,刘金盾.芝麻叶营养成分分析.食品科技,2012,37(2):45-47)。芝麻叶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作用,对治疗肾虚、头眩、病后脱发、津枯血燥、大便秘结具有良好的疗效。芝麻叶食法多样,可以凉拌做菜、烙饼、制作芝麻叶面条等,深受人民喜爱。
芝麻是一种产量低而不稳的作物,遇灾年减产达30%以上,有时甚至是颗粒无收。加上近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加上芝麻种植机械化程度低,芝麻生产的综合收益逐年下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解决芝麻生产下滑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种植芝麻的综合效益,只有提高芝麻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
2020年,发明人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油蔬两用型芝麻,即在保证芝麻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减的同时,增收芝麻叶产量,从而大幅度提高芝麻种植效益。这一技术目前可以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及其它芝麻产区加以推广应用,尤其是在河南产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芝麻叶片摘回后全部可以食用。凉拌芝麻叶咸鲜微辣,清香爽口;芝麻叶炒肉末咸辣干香,风味别致;芝麻面条爽滑浓郁,香气四溢,是一种色香味俱全且具地方特色的饮食佳品。从种植到采收都在夏季,收获后吃不完的可晒干随时拿出来食用,是一道绿色环保菜肴。
油蔬两用芝麻主要是因为与普通品种相比,叶片更加肥大幼嫩,绿叶期更长,叶片产量更高,口味更加清淡,苦涩味稍轻,吃起来口感更佳。而籽粒产量与普通品种相当或稍减产,如果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则能进一步提高芝麻的经济效益。如何优选种植方法,延长芝麻绿叶期,促进叶片增大,将是提高芝麻叶片产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方法合理,有效延长了绿叶期,增加了叶片生长面积,显著提高了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效益和土地利用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油蔬两用芝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4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