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构件零件加工生产线的装配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4458.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黎;宋志云;杨志安;田伟;张科;张立民;曾群山;张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萧钢构(河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零件 加工 生产线 装配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构件零件加工生产线的装配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装配平台和第二装配平台;第一装配平台与第二装配平台之间设有装配机器人,两个装配机器人并列安装于装配机器人基座上,装配机器人基座安装于装配机器人轨道上;装配机器人轨道上还设有零件托盘,零件托盘与装配机器人基座可拆卸连接;一个装配机器人的工作臂在零件托盘与第一装配平台之间往复转动;另一个装配机器人的工作臂在零件托盘与第二装配平台之间往复转动;工作臂端部设有机械手,机械手通过主指上的圆形电磁吸盘拾取零件,通过辅助指上的圆环形电磁吸盘使零件与主构件固定,本方案实现自动化的零件装配,减少人工,提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构件零件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钢构件零件加工生产线的装配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构件的零件装配和焊接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首先,人工操控吊车将主构件吊装到相应施工工位上,然后人工将各种零件装配到主构件上,进行零件定位,装配工序零件与主构件不需要焊接,可以仅做预固定。然后,施工人员操作焊接设备对各零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拥有了设计零件结构的钢构件(原主构件+多零件的焊接组合体)转到下一个工序,这种加工自动化程序较低,安全隐患大。
现有技术中智能化焊接车间,通常使用机器人进行构件的装配、焊接施工,零件装配、零件焊接工序所时间不同,装配与焊接上下游工序的工作速率也不同。现有技术中钢构件的零件装配与焊接在一个工位上进行,只能按顺序先进行装配再进行焊接,所耗费的时间长,无法提高时间利用率。
常见的生产车间,零件装配单元内一套设备包括一个用于装配的机器人,一条专用的轨道,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钢构件进行装配施工。每条轨道的投入不仅涉及轨道本身的资金投入,还包括相配的基座、安装架以及场地成本,轨道的安装占用厂房空间,每增加一条轨道,生产成本也将成倍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协调各工序生产速率,自动化程度更高,而且节约生产线设备成本的装配单元。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构件零件加工生产线的装配单元,包括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流转通道和第二流转通道,第一流转通道与第二流转通道之间有一个装配单元;
所述装配单元包括邻近第一流转通道的第一装配平台、邻近第二流转通道的第二装配平台;第一装配平台与第二装配平台之间设有装配机器人,两个装配机器人并列安装于装配机器人基座上,装配机器人基座安装于装配机器人轨道上;装配机器人轨道上还设有零件托盘,零件托盘与装配机器人基座可拆卸连接;一个装配机器人的工作臂在零件托盘与第一装配平台之间往复转动;另一个装配机器人的工作臂在零件托盘与第二装配平台之间往复转动;工作臂端部设有机械手,机械手包括一个用于提取零件的主指和两个用于将零件与主构件装配固定的辅助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于零件装配的生产单元能实现由自动化机器人完成各种零件装配,提高钢结构生产自动化、无人化程度。
2)本发明两装配两个机器人共用一条轨道,一轨双机的结构大大降低的价格昂贵的轨道使用量,节约设备成本;一工作单元同时进行两个钢构件装配生产,一托二的生产运行方式降低厂房场地成本,提高了生产线生产力。
3)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单元,专用于零件装配,形成模块化单元,可多模块组合,通过数量调整该工序的生产速率,提高生产线整体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萧钢构(河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萧钢构(河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4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