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44656.9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锋;蔡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1 | 分类号: | A61K31/711;A61P25/0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魏静;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面体 框架 核酸 制备 预防 治疗 脑外伤 后遗症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施用本发明提供的四面体框架核酸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小鼠海马区内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同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减少。说明本发明的四面体框架核酸能够通过减轻胶质细胞增生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病灶区的神经炎症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同时能够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从多方面协同治疗脑外伤后遗症。本发明提供的四面体框架核酸能够有效治疗脑外伤后遗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运动损伤、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致伤因素的存在,脑外伤发生率日渐增高,成为我国创伤发病中仅次于四肢损伤的病种。尽管颅脑神经外科救治水平大大提高,重度脑损伤的死产率已明显降低,但脑损伤所造成的脑细胞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损害仍难恢复。在我国,每年100多万罹患者中,20多万人遗留长期昏迷、瘫痪、痴呆、记忆功能减退等功能残疾。目前。脑损伤及其伴发各种功能障碍的存活者中,分别有10%、66%或100%的轻、中度和重度患者会遗留永久的残疾。其中,轻度脑损伤患者有10%-15%存在长期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重度脑损伤患者至少有50%存在长期的损伤相关障碍。而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往往更为突出,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有时甚至远远超过躯体功能障碍,不但造成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其治疗亦是临床重点和难点。
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脑外伤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治疗药物,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对于许多患者而言,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因此自杀。积极寻找能改善患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迫在眉睫。
目前临床上改善脑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如多奈哌齐,可提高严重脑损伤青少年的记忆指标;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如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在脑外伤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促进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中枢神经兴奋类药物如利他林,能促进脑损伤后认知和行为功能康复。然而这些药物大都只针对某单一环节,缺乏整体协同治疗作用;而且药物价格昂贵,治疗成本较高。亟需开发出一种价格便宜,并且能够从多方面改善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四面体框架核酸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所述4条单链DNA的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4所示的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四面体框架核酸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四面体框架核酸的4条单链DNA于85~105℃下维持5min以上,然后于2~8℃下维持10min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四面体框架核酸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DNA四面体的4条单链于95℃下维持10min,然后于4℃下维持20min。
进一步地,所述脑外伤后遗症为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
进一步地,所述脑外伤后遗症为脑外伤后神经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脑外伤为创伤性脑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减少胶质细胞的增生,降低海马区内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或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以四面体框架核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4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