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4731.1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春;深圳馨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龙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6 | 分类号: | H04R7/06;H04R7/16;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1501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本发明属于声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本发明的扬声器包括振膜组件、第一阻尼器、盆架、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至少两个引擎组件和第三阻尼器,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振膜本体为平面结构,振膜本体的背面设有龙骨,龙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第一阻尼器用于连接振膜组件和盆架,振膜组件置于盆架的一端开口处,第二阻尼器与盆架相连,第二阻尼器包括朝向振膜组件的方向凸出设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二阻尼器插接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第二阻尼器相连,至少部分引擎组件穿过盆架并与振膜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振膜组件振动发声,第三阻尼器与振膜本体的背面相连,并与引擎组件相对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声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单元作为音响设备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形状等直接影响着音响系统的性能、设计方案以及制造和装配。迄今为止,除了高音扬声器外,口径最小的(如3寸或4寸)中音、低音或全频扬声器单元,其体积也都达不到理想的小型化,特别是厚度,在音质达标的前提下,这些传统扬声器单元最薄的也要50mm以上,其厚度无法满足当下流行的小体积及超薄的设计趋势。
传统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形状大多为圆锥形而非平面振膜,其原因之一在于圆锥形振膜的中心点至环状边缘距离相等,具有产生向心力的形状条件,加上锥形结构使其不易变形,结构的刚性模量大于材料本身的刚性模量,而方形或矩形平面振膜刚好相反,其中心点至边缘的距离是一个变量,加上平面结构没有任何力学支撑使其结构的刚性模量小于材料本身的刚性模量。简言之,圆锥形的振膜振动时不易变形而平面振膜振动时容易变形。原因之二在于现有大部分适合做成振膜的材料(合成塑料、轻质金属、合成纤维等)通过设计合理的锥形结构后,其刚性模量可以达到使用标准,而同样的材料做成平面振膜就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因此,采用圆锥形振膜的扬声器单元,虽然其结构的刚性模量高于平面振膜,但其整体厚度尺寸更大,需要更深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了传统扬声器厚度尺寸大,平面扬声器振膜易变形,多引擎模式下振膜的声干涉,增加承载功率并降低中低频失真等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
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所述振膜本体为平面结构,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设有龙骨,所述龙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弧形部、叶片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外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内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所述弧形部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方向相反设置并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部;
盆架,所述盆架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相连,并将所述振膜组件置于所述开口处;
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盆架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阻尼器对应设置,且插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相连;
至少两个引擎组件,至少部分所述引擎组件穿过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发声;
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三阻尼器与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相连,并与所述引擎组件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春;深圳馨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龙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永春;深圳馨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龙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4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