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踏式突发情况应急气垫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4543.7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22 | 分类号: | A62B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胡光金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突发 情况 应急 气垫 | ||
脚踏式突发情况应急气垫,它涉及一种应急救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应急气垫的改进。它包含气垫主体、数个充气泵,气垫主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数个充气入口,充气泵的充气口分别连接在充气入口上;气垫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放气口,放气口上设置有放气盖板。所述气垫主体为方形或者圆形结构。所述放气盖板与气垫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可以保证放气盖板与气垫主体之间的连接,即使在放气或者打开状态也不会导致盖板丢失和遗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脚踏式充气且采用多组式同步脚踏充气,既保证了在野外情况下可以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实施充气救援,也能通过多组脚踏充气同步进行,提高充气效率达到与电驱动充气的类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救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应急气垫的改进。
背景技术
应急逃生气垫是一种用于接救从高处下跳逃生人员的充气软垫,它可减小下落人员在着地时所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应急逃生气垫在消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的弥漫和消防通道的阻塞,高处被困人员经常出现无法通过楼梯进行逃生的情形,这时救援气垫可以用来辅助被困人员进行逃生。中国专利CN201720979289.5,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气垫,并通过设置2-4个充气口来提高充气的速度。CN201810564221.X,公开了一种机械运输式气垫,通过安装滚轮的方式来便于运输。
这些气垫的共同点在于均要使用电动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充气快速但是均需要外接电源;但是在现实场景中很多救援现场无法外接电源,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非常麻烦,甚至因为无外接电源导致救援应急气垫无法使用。特别是在野外电力吊装作业时,根本无法实现真正及时有效的救援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脚踏式突发情况应急气垫,它采用脚踏式充气且采用多组式同步脚踏充气,既保证了在野外情况下可以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实施充气救援,也能通过多组脚踏充气同步进行,提高充气效率达到与电驱动充气的类似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气垫主体1、数个充气泵2,气垫主体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数个充气入口11,充气泵2的充气口分别连接在充气入口11上;气垫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放气口12,放气口12上设置有放气盖板13。
所述气垫主体1为方形或者圆形结构。
所述放气盖板13与气垫主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4。连接带14可以保证放气盖板13与气垫主体1之间的连接,即使在放气或者打开状态也不会导致盖板丢失和遗失。
所述气垫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数个把手15。
所述气垫主体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条纵横设置的加强筋16。加强筋16可以保证气垫主体1在高速冲击下不会发生撕裂或者破损,保证救援的稳定性。
所述的充气泵2为脚踏式充气泵,充气泵2包含出气口21、底板22、脚踏板23、复位弹簧24、卡座25,出气口21设置在底板22的一侧板上,脚踏板23与底板22相铰接,复位弹簧24设置在脚底板23和底板22之间,卡座25设置在脚踏板23的一端上。
所述气垫主体1的上表面外边缘出设置有向上的凸起17。凸起17可以使得在救援过程中,当被救者落在气垫上后不会滚落出气垫以外去,可以防止给被救援者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铺开气垫主体1,展开多个充气泵2,可以由一人或者多人同时踩踏充气泵2,对气垫主体1进行充气,在多人同时踩踏的情况下充气速度非常快,可以让气垫主体尽快进入作业状态,保证应急救援的效果,特别在野外或者新型的建筑工地无法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充气使得气垫进入救援状态。使用完成后打开出气口21放气即可折叠收纳,使用上非常方便快捷;脚踏式充气泵为往复式充气装置,充气出口上设置有单向阀结构从而实现往复式快速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