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柔性铰链式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374.0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乔学光;姜丽荣;禹大宽;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郝燕燕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柔性 铰链 光纤 光栅 加速度 地震 检波器 | ||
一种串联柔性铰链式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L形的基座侧臂内侧设置有第一柔性铰链,第一柔性铰链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质量块,第一质量块上与第一柔性铰链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柔性铰链,第二柔性铰链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质量块,第一柔性铰链、第一质量块、第二柔性铰链和第二质量块连为一体呈悬空状态,第一质量块的顶部低于基座的侧臂顶部,基座侧臂顶部与第二质量块顶部平齐,基座侧臂顶部与第二质量块顶部中心设置有刻写光栅的光纤,光纤上光栅部分呈悬空状态。本发明使用3D打印一体成型,基座,铰链敏感结构和惯性质量块一体化,使加工简单,整体结构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好,还具有测量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串联柔性铰链式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
背景技术
油气勘探所使用的地震检波技术中,检波器的性能对勘探精确程度有重要影响。传统电磁类检波器存在易受电磁干扰、不耐高温等问题,而光纤类检波器灵敏度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优点诸多。其中光纤光栅作为一种波长调制型无源器件,基于此的光纤光栅地震检波器,性能不受光源稳定性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还可以应用于分布式测量,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主体部分一般由弹性结构、惯性质量块和光纤光栅三个部分组成。检波器接收到加速度信号后,质量块在惯性作用下产生位移,弹性结构发生形变,使得光栅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应变,中心波长发生变化,通过解调系统得到中心波长变化量来测量加速度信号。
目前,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主要有梁式、铰链式、膜片式和弹性柱体式等结构,其中铰链式结构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加工简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铰链式结构存在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因此为满足实际工作要求,需要设计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范围大的串联柔性铰链式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联柔性铰链式光纤光栅加速度地震检波器,L形的基座侧臂内侧设置有第一柔性铰链,第一柔性铰链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质量块,第一质量块上与第一柔性铰链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柔性铰链,第二柔性铰链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质量块,第一柔性铰链、第一质量块、第二柔性铰链和第二质量块连为一体呈悬空状态,第一质量块的顶部低于基座的侧臂顶部,基座侧臂顶部与第二质量块顶部平齐,基座侧臂顶部与第二质量块顶部中心设置有刻写光栅的光纤,光纤上光栅部分呈悬空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柔性铰链、第一质量块、第二柔性铰链和第二质量块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柔性铰链和第二柔性铰链结构相同为椭圆型柔性铰链。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柔性铰链和第二柔性铰链的长轴为2~3mm、短轴1~1.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柔性铰链和第二柔性铰链凹口处最小厚度t为0.5~1.2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质量块的重量<第二质量块的重量,所述第一质量块和第二质量块均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质量块与第二质量块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第一质量块的高度<第二质量块的高度,所述第一质量块的长度<第二质量块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质量块的长度e1为5mm、宽度为15~20mm、高度h1为6.2~8.2mm;所述第二质量块的长度e2为7.5mm、宽度为15~20mm、高度为h2为16.5~18.2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两端用胶固定在L形基座侧臂顶部与第二质量块顶部,在固定之前施加有一定的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