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443.8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束锋;王雪辉;黄梦醒;冯思玲;毋媛媛;董榕恩;张旗;张鹏;孙钟文;占习超;揭琦娟;丁耀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大 最小化 速率 智能 反射 辅助 双向 中继 网络 功率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建立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系统模型;设计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将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非凸优化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通过CVX求解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因子以及最优的系统和速率。该装置包括模型构建模块、优化问题建立模块、优化问题求解模块、功率分配结果模块,构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将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非凸优化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本发明提高了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和速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分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中继是一种有源器件,具有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当发射端和接收端存在障碍物时,可以通过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压缩转发技术实现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但传统中继完成信号的转发需要高功耗,并且硬件成本非常高。
而智能反射镜则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器件,可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直达信道被严重恶化的环境下,仍可以创造有利多径,实现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正常通信。智能反射镜元件可以通过调整入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智能控制传播环境,以增强接收端的信号,所以智能反射镜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
但是,智能反射镜在多频段混合组网下对邻近频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信道估计方法需要更新、动态调控能力尚且不足,对于无附加工作模块的智能反射表面而言,其功耗最低、最易部署,同时能力也最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以提高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的系统和速率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系统模型;
步骤2、构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
步骤3、引入中间变量,将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
步骤4、通过CVX求解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因子以及最优的系统和速率。
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装置,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系统模型;
优化问题建立模块,用于构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
优化问题求解模块,用于引入中间变量,将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
功率分配结果模块,用于通过CVX求解出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解码转发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因子以及最优的系统和速率。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最大最小化和速率的智能反射镜辅助双向中继网络功率分配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