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膨胀自紧式分流线线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671.5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刚;李英涛;刘大伟;赵兴亮;李幸桦;郭宗善;庄洲;孙铖;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H02G7/0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周杰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膨胀 分流 线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膨胀自紧式分流线线夹,包括耐张线夹一、耐张线夹二和膨胀套,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相背离的一侧设有连接板二;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结构相同,耐张线夹二一侧还设有引流线夹,旁路导线安装在引流线夹内;膨胀套包括膨胀板,膨胀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弧板,连接弧板上设有通孔,膨胀套至少设有一组,膨胀套的两端通过连接端板与连接板二连接;膨胀套挤压设置于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之间,且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安装完毕后,膨胀套呈两端扩口中间收口状态,且膨胀套的中部收口处与导线相接触。本发明利用膨胀套受热形变增大,增大膨胀套与导线的接触面积和夹紧力,保证了装置的导流性,避免了线夹产生过热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张线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膨胀自紧式分流线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在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常常会因受力不均匀或者施工工艺不当,造成引流板或引流端子变形、断裂、发烫、烧红甚至熔断的现象,特别是在重负荷运行的条件下,耐张线夹引流板与引流线夹接触处已成为输电线路的一个重大薄弱点,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危害。当高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运行过程中出现温度较高发烫现象时,为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检修人员通常采取将耐张线夹短接,即并联安装一条短接导线的方法,让从导线上通过的电流从短接线上通过,以达到分流发热点的电流,从而降低发热点的温度。
例如,公开号为CN10620792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引流板防发热装置就是采用这种短接的方式以达到分流发热点的电流,从而降低发热点的温度的;但是,目前检修中使用的导线分流装置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存在耐张线夹(旁路装置固定部件)固定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尤其在输电线路长时间处于大风天气时,导线摇摆易造成耐张线夹松动,导致旁路的导流性能差,基于检修成本以及后续检修工作量的考虑,随着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数量的逐步增多,安全、高效的应对和处理耐张线夹发热缺陷工作也随之变得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膨胀自紧式分流线线夹,以解决输电线路长期摆动造成的旁路耐张线夹与导线连接不稳定,导致的旁路导流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膨胀自紧式分流线线夹,包括耐张线夹一、耐张线夹二和膨胀套,所述耐张线夹二包括线夹本体,线夹本体上设有若干U型螺栓,U型螺栓的下端间隙地穿过线夹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导线设置于线夹本体内部并通过U型螺栓锁固;所述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相背离的一侧设有连接板二;所述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结构相同,耐张线夹二一侧还设有引流线夹,旁路导线安装在引流线夹内(图中未示出);所述膨胀套包括膨胀板,膨胀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弧板,连接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膨胀套至少设有一组,膨胀套的两端通过连接端板与连接板二连接;所述膨胀套挤压设置于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之间,且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安装完毕后,膨胀套呈两端扩口中间收口状态,且膨胀套的中部收口处与导线相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还包括线夹压杠,所述线夹压杠设置于U型螺栓下部,线夹压杠的下部为弧面且与导线相抵,线夹压杠增大了耐张线夹一和耐张线夹二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耐张线夹与导线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线夹压杠下部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弧形结构的弹性触片,初始状态时,弹性触片的两端受力使弹性触片的中部凸出于安装槽的外部,线夹压杠与导线压紧后,弹性触片与导线相接触;弹性触片使得线夹压杠即使出现轻微松动后,弹性触片仍能与导线保持接触,一方面保证了耐张线夹与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耐张线夹在轻微松动后仍具有良好的导流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均设有卡槽,所述弹性触片的两端设有卡扣,卡扣可拆卸地卡合在卡槽内部,便于弹性触片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提高了耐张线夹检修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