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7059.X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14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均匀 翻炒 茶叶 炒茶机 | ||
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转动部,转动部表面圆周阵列交替设有第一翻炒组件和第二翻炒组件,第一翻炒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连在转动部上,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有第一翻炒板,两个第一翻炒板形成开口,两个第一翻炒板之间的夹角具有预定角度,第二翻炒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在转动部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有第二翻炒板,两个第二翻炒板之间相邻的沿边相贴合,两个第二翻炒板之间的夹角具有预定角度,转动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转动部的另一端连在壳体后壁上。本发明提出的炒茶机,实现茶叶的聚集、分散交替,使茶叶翻炒时受热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加热翻炒,现有的茶叶翻炒分为人工翻炒和机械翻炒,人工翻炒效率比较低,而且浪费人力,现有的机械翻炒机,往往只能使茶叶沿翻炒机的旋转方向进行翻炒,对茶叶的翻炒不够均匀,从而降低茶叶的品质,影响喝茶的口感。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用于解决以上问题,使得茶叶不仅可以沿翻炒机的旋转方向进行翻炒,还能在翻转的轴线方向上即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使茶叶聚集、分散交替进行翻炒,使茶叶翻炒过程中受热更均匀,以提高茶叶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均匀翻炒茶叶的炒茶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第一翻炒组件和第二翻炒组件,所述第一翻炒组件和第二翻炒组件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翻炒组件包括左右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沿转动部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转动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翻炒板,两个所述第一翻炒板之间相邻的沿边形成开口,且两个所述第一翻炒板之间以相邻的沿边形成的夹角具有预定角度,所述第二翻炒组件包括左右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沿转动部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转动部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翻炒板,两个所述第二翻炒板之间相邻的沿边相贴合,且两个所述第二翻炒板之间以相邻的沿边形成的夹角具有预定角度,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后壁上。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对称设置在壳体前后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正反转电机,还包括调节机构,当所述正反转电机反转时,所述调节机构具有使两个所述第一翻炒板相邻的沿边相贴合和两个所述第二翻炒板相邻的沿边形成开口。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均匀开设在转动部表面的多个滑动槽,多个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的槽底固定设置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信号,并控制对应的电动气缸伸缩,使两个第一翻炒板相邻的沿边相贴合和两个第二翻炒板相邻的沿边形成开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翻炒板相邻的沿边形成开口时,两个所述第一翻炒板相互远离的沿边分别与壳体的前后壁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二翻炒板相邻的沿边形成开口时,两个所述第二翻炒板相互远离的沿边分别与壳体的前后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可视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7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线束颜色识别测量装置
- 下一篇:极片补锂装置和极片补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