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57550.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7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叶义成;贾晋彭;陈敦熙;胡南燕;邱兆康;谢明科;向宏宇;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9/12 | 分类号: | C04B9/12;C04B9/20;C04B7/24;C04B2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充填 水化 硅酸 镁胶凝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60~80wt%磷尾矿微粉和20~40wt%稀盐酸为原料,经机械混合、水浴加热搅拌,得料浆I;将70~80wt%料浆I与20~30wt%硅酸钠混合搅拌,得料浆II,再经过滤即制得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本发明具有磷尾矿资源化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特点,满足一般矿山充填的强度要求,充填浆体流动性好,附加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充填用胶凝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尾矿是低品位磷矿石经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磷尾矿的堆存量逐年攀升,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和磷尾矿库溃坝等问题。因此,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已引起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
目前,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磷尾矿再选;(2)磷尾矿井下充填;(3)用作建筑材料;(4)用作土壤改良剂及微量元素肥料;(5)利用磷尾矿复垦植被等。
上述磷尾矿在资源化利用时因为生产成本高、尾矿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原因,致使矿山企业采用矿山井下充填的方式,对尾矿进行大幅消耗。矿山井下充填材料包括胶结剂和充填骨料,胶结剂一般为水泥;水泥的充填成本占充填总成本的70%,因而较高的水泥充填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填骨料一般为分级尾砂或全尾砂,全尾砂平均粒径为52μm,分级尾砂的粒径一般选用>75μm的粗粒级尾砂,导致筛选后的磷尾矿微粉大量堆积,难以利用;而全尾砂充填时因微粉占比太多,粒径级配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进行固结,提高了水泥的充填成本,大幅限制了尾矿的减量进程,导致磷尾矿微粉大量堆积。
因此,为解决尾矿微粉堆积问题,降低矿山的充填成本,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如“一种改性钙镁质磷矿尾矿制备高性能胶凝材料的方法”(CN111138098 A)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将钙镁质磷尾矿中的不同组分浮选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烧结、粉磨后,与硅灰、矿粉和电石渣等配置成胶凝材料,其抗压强度虽然较高,但是浮选工艺复杂,对尾矿不能全部利用,后续进行煅烧、粉磨处理工艺,以及各种外加剂的使用都造成了胶凝材料生产成本的增加。
又如“一种基于磷尾矿的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CN114292041A)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将磷尾矿烘干粉磨后进行煅烧,煅烧后与氧化镁、氯化镁和硫酸镁等其他辅料进行混合搅拌,制得胶凝材料,其28d抗压强度相比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相当,但尾矿用量不高,同时煅烧处理和各种辅料的添加,增加了生产能耗,造成生产成本无明显下降,用于矿山充填无显著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磷尾矿资源化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的强度满足一般矿山充填要求,充填浆体流动性好,附加值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步骤一、先将磷尾矿微粉在100~105℃下烘干20~24h后,用球磨机球磨5~10min,得到预处理的磷尾矿微粉;
步骤二、将60~80wt%所述磷尾矿微粉与20~40wt%的稀盐酸溶液,在常温下混合均匀搅拌20~30min后,再水浴加热4~8h,得料浆I;
步骤三、将70~80wt%所述料浆I与20~30wt%的硅酸钠,在室温下混合搅拌10~20min,得料浆II,再经过滤即得矿山充填用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镁胶凝材料;
所述磷尾矿微粉的平均粒度≤75μm;所述磷尾矿微粉中CaO含量为20~40wt%,MgO含量为20~40wt%。
所述料浆I的水浴加热温度为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7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