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Phomopsis 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PoF7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8322.7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杭群莺;赵伟春;卢诗雨;温思思;祁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4 | 分类号: | C07K16/14;C12N5/20;G01N33/569;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phomopsis oblonga 单克隆抗体 及其 杂交瘤 细胞株 pof7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浙贝母叶斑病病原真菌Phomopsis 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PoF7,所述识别P.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由保藏编号为:C2022106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oF7,于2022年5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2022106。该单克隆抗体被用于由P.oblonga侵染引发的植物病害的鉴定、动态监测以及P.oblonga的生物学研究,通过Bal b/c小鼠腹腔注射该细胞株,即可获得大量的该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纯度高,专一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浙贝母叶斑病病原真菌Phomopsisoblonga 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PoF7。
背景技术
Phomopsis oblonga属于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其有性态为间座壳属(Diaporthe),无性态为拟茎点霉属。P.oblonga是浙贝母叶斑病的病原真菌之一,也是茎溃疡病、叶枯病、果腐病、树脂病等多种病害的致病菌,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发明公开的针对P.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单抗)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于大量检测田间P.oblonga的特点,为应用该抗体进行 P.oblonga的鉴定和生物学研究,监测P.oblonga感染的病害等提供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P.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由保藏编号为: C2022106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Phomopsis oblonga的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浙贝母叶斑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oF7,于2022年5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2106。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单抗的特异性强:该单抗与P.oblonga抗原反应强,且不与木贼镰刀菌、茎点霉菌、交链格孢、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细极链格孢和茄病镰刀菌的抗原发生反应,可用于P.oblonga及其引发的浙贝母叶斑病的检测。
(2)单抗的检测灵敏度高:采用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该单抗对P.oblonga菌丝及孢子制备的抗原的检测灵敏度为10.99ng/mL(即每孔1.099ng),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3)单抗的类型为Igκ型的IgM。
附图说明
图1PoF7的效价检测;
图2PoF7与不同真菌抗原的反应;
图3PoF7的检测灵敏度测定;
图4PoF7抗体的类型及亚类鉴定;
图5PoF7抗体结合的P.oblonga目标蛋白;
图6PoF7检测由P.oblonga引起的浙贝母叶斑病灵敏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1:杂交瘤细胞株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8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补偿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