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58411.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宇;王晓栋;陈涛;汪良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06 | 分类号: | E04G1/06;E04G5/16;E04G7/34;E04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立杆 间距 支撑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支撑体系包括立杆、横杆和活动支撑组,立杆等间距竖直架设,横杆水平架设,相邻的两立杆之间架设活动支撑组;活动支撑组呈“大”字形,包括竖直架设的长顶托、水平架设的两伸缩横杆和倾斜架设的两伸缩斜拉杆;长顶托和立杆上分别套装有旋转圆盘,两旋转圆盘之间水平搭设梁底支撑主梁,用于承托梁底模板。本发明解决了梁板交接处的支撑问题,可将常规的立杆间距增大至大跨度间距,既提供稳固支撑又不在梁底增设通长立杆,搭设方式简单,易操作,安装结构合理,承重效果良好,整体可根据梁的位置调节支撑宽度和高度,提高施工效率,材料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梁板支撑体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支撑体系中,大部分盘扣支撑搭设体系在梁板交接位置采用增加通长立杆的方式来起到梁底支撑的目的,结构梁底部需要另外再增加一排或两排立杆,极大增加了人工和材料的投入,同时降低了施工工效,且限制了盘扣架大跨度的体系优势,而且增加立杆也使得模架支撑体系排布复杂,搭设前需绘制立杆排布轴线放样图,以确保不会影响其他区域架体搭设及结构柱加固,又因盘扣体系搭设材料为定尺材料、标准化,如若小部分立杆偏位,将会导致整个架体搭设体系偏位,影响梁板支撑受力均衡,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使其在梁底不设通长的支撑立杆,避免对其他施工作业造成干涉,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增加模架受力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包括立杆、横杆和活动支撑组,所述立杆等间距竖直架设,横杆水平架设,形成框架结构,相邻的两立杆之间架设活动支撑组;
所述活动支撑组呈“大”字形,包括竖直架设的长顶托、水平架设的两伸缩横杆和倾斜架设的两伸缩斜拉杆,长顶托、两伸缩横杆和两伸缩斜拉杆于“大”字形的中心处通过连接盘套筒连接;
所述长顶托和立杆上分别套装有旋转圆盘,两旋转圆盘之间水平搭设梁底支撑主梁,用于承托梁底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顶托,用于承托板底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横杆与立杆之间、伸缩斜拉杆与立杆之间,均通过连接盘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横杆和伸缩斜拉杆上设置有弹簧卡和弹簧卡孔,按压弹簧卡用于调节伸缩横杆和伸缩斜拉杆的长度,弹簧卡弹起嵌入弹簧卡孔用于锁定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和长顶托上设置有限位螺母,用于对连接盘套筒或旋转圆盘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圆盘与立杆之间以及旋转圆盘与长顶托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旋转圆盘用于调节旋转圆盘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梁底支撑主梁为双拼槽钢,所述双拼槽钢沿长度方向间隔旋入数支螺栓,用于加固双拼槽钢。
进一步地,所述梁底支撑主梁为齿槽方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施工方法,使其快速高效地搭设模架,在梁板交接处不增设通长的立杆,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避免干涉,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施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大立杆间距的盘扣式支撑体系进行施工,具体步骤如下:
S1、按固定间距搭设支撑体系,并在有结构梁的跨距内将两根上部立杆更换为带有连接盘套筒和限位螺母的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8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