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0341.3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施兴瑜;施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南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1/00;D01F6/84;B29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制备 工艺 | ||
1.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改性单体和聚酯纤维原料合成聚酯切片;
步骤2、将聚酯切片放入至加热设备(1)中进行加热干燥,加热后的聚酯切片进入至气流设备(2)中经由常温空气进行干燥,加热干燥和常温空气干燥重复数次;
步骤3、干燥完成的聚酯切片进行熔融纺丝,制得仿棉聚酯纤维;
步骤4、将仿棉聚酯纤维牵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1)包括供聚酯切片进入且能将聚酯切片送入至气流设备(2)中的加热釜(3)、设于加热釜(3)且对加热釜(3)内部加热的加热管(43)、转动连接于加热釜(3)内部的搅拌杆(4)、设于加热釜(3)且带动搅拌杆(4)转动的搅拌电机(35)、固定连接于搅拌杆(4)且对聚酯切片进行搅拌的搅拌叶(41),搅拌叶(41)和搅拌杆(4)均开设有向聚酯切片送出气流的送气口(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3)环绕设于加热釜(3),加热釜(3)内部设有连通于送气口(42)且使得送气口(42)喷出空气的送气管(44),送气管(44)贴合于加热管(43)并环绕设于加热釜(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釜(3)上部连通有将加热釜(3)中热空气负压排出加热釜(3)的吸气管(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设备(2)包括位于加热釜(3)下方且连通于加热釜(3)的罐体(46)、连通于罐体(46)和加热釜(3)且控制聚酯切片流动的控制阀(47)、设于罐体(46)下部且向罐体(46)上部送出常温空气以使得聚酯切片表面干燥的吹气管(48)、连通于罐体(46)上部且将罐体(46)内气体抽出的罐体上管(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48)位于罐体(46)中一端呈弧型,吹气管(48)开口一端朝向于罐体(46)的内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6)内固定连接有两组缓流板(49),两组缓流板(49)呈错位设置,缓流板(49)呈倾斜,缓流板(49)远离罐体(46)内壁的一端朝向罐体(46)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板(49)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倾斜的跳粒板(31),跳粒板(31)远离连接的缓流板(49)一端朝向于罐体(46)上部,两组缓流板(49)之间的最小间距等于跳粒板(31)距离所连接的缓流板(49)的最远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板(49)贯穿开设有供气流通过且阻止聚酯切片通过的板通孔(3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棉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高度最低的所述缓流板(49)下方设有固定连接于罐体(46)内壁的下放板(34),下放板(34)的高度为罐体(46)的三分之一高度至二分之一高度之间,下放板(34)呈倾斜且下放板(34)底端朝向于罐体(46)底部中心处,下放板(3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限流板(33),两块限流板(33)一一对应于高度最低的缓流板(49)和罐体(46)内壁之间形成的通口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南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南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03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