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1018.6 | 申请日: | 202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南翔;林亦琦;林南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金业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20 | 分类号: | F04F5/20;F04F5/44;F04F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发生器 | ||
本申请公开了真空发生器,属于发生器的技术领域,包括文丘里喷嘴、接收器喷嘴、接口管以及加热管,文丘里喷嘴与接收器喷嘴相连通,文丘里喷嘴和接收器喷嘴均与接口管相连通;加热管绕设在接口管上,接口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加热管的固定机构;文丘里喷嘴上固定安装有储水盒,储水盒内放置有一定量的热水,储水盒内设置有用于将热水运输至加热管内的推动机构。本申请利用固定机构将加热管固定在接口管上,接着通过推动机构将储水盒中的热水运输至加热管中,从而能够对接口管起到加热作用,接口管处的气体受热膨胀,能够加速接口管处的气体流动,进而能够提高抽取真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真空发生器,参照公告号为CN2033948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真空发生器包括接收器喷嘴和管状的文丘里喷嘴,文丘里喷嘴包括收缩段和扩压段,收缩段包括收缩首端和收缩尾端,扩压段包括扩压首端和扩压末端,收缩末端和扩压首端相对,文丘里喷嘴于扩压段相对收缩段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段,安装段相对扩压段一端内径大于收缩首端内径接收器喷嘴一端由安装段接入文丘里喷嘴,扩压末端与接收器喷嘴相对,收缩末端内径与扩压首端内径相等,收缩首端内径大于收缩末端内径,收缩末端内径大于扩压首端内径,收缩段和扩压段之间设有缓冲段,缓冲段内径与收缩首端内径相等。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仅仅依靠从文丘里喷嘴到接收器喷嘴的气流来制造气压,从而对空气进行抽取,难免会因为气流的量和流通速度不足,可能会对抽取真空的效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抽取真空的效果,本申请提供真空发生器。
本申请提供的真空发生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真空发生器,包括文丘里喷嘴、接收器喷嘴、接口管以及加热管,所述文丘里喷嘴与所述接收器喷嘴相连通,所述文丘里喷嘴和所述接收器喷嘴均与所述接口管相连通;
所述加热管绕设在所述接口管上,所述接口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管的固定机构;
所述文丘里喷嘴上固定安装有储水盒,所述储水盒内放置有一定量的热水,所述储水盒内设置有用于将热水运输至所述加热管内的推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抽取真空的效果,首先利用固定机构将加热管固定在接口管上,然后向储水盒内注入一定量的热水,接着启动真空发生器,在气流从文丘里喷嘴运动至接收器喷嘴的同时,利用推动机构将储水盒内的热水运输至加热管内,在加热管内热水的作用下,能够对接口管起到加热作用,接口管处的气体受热膨胀,能够加速接口管处的气体流动,从而能够提高抽取真空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弧形片和转动板,所述弧形片与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片能够与所述加热管相贴合;
所述接口管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相铰接,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接口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能够将加热管固定在接口管上,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使得弧形片与加热管相抵接,从而能够将加热管固定在接口管上;当需要拆卸更换加热管时,首先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带动弧形片转动,从而使得弧形片与加热管不再相贴合,进而能够便于拆卸更换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转动板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金业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金业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