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真空泵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3431.6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全亚伟;郦强;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49/00;F04B49/10;F04B39/16;F04B39/12;F04B39/00;B60T17/00;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关小东 |
地址: | 213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功能 真空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真空泵,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刹车系统、控制箱、真空泵、单向箱、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单向箱的内部设置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单向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水组件。本发明通过控制组件实现真空泵在抽气期间自动封断刹车系统的进气结构,实现刹车系统内部出现真空,控制组件在气流的作用下自动运转,无需控制结构主动介入,单向组件内部设置有类单向阀式结构,避免气流携带水分进入真空泵中,保障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安全,其次隔水组件对进入真空泵中的气流进行吸湿,同时具备自动甩干结构,维持海绵块在吸水期间吸收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重点推进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普遍采用刹车真空助力器来助刹,而刹车真空助力器工作需要真空源,普通燃油车的发动机运转时,其发动机进气口可以产生真空供刹车助力器工作,而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无真空产生,只能依靠电子真空泵提供独立的真空源。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行驶期间,如果有冷凝水或者有飞溅的水滴在真空泵表面,真空泵暂停工作后,由于真空泵内部此时是真空状态,会把水倒吸回真空泵,导致真空泵失效,其次真空泵在运转期间,吸入含有水汽的空气和冷气体,腐蚀泵内的金属零件再与真空泵油发生化学变化,而含有水汽的空气和冷气体也会引起真空泵油乳化,真空泵油乳化不仅影响泵油运用寿命也使极限压力变坏,严重影响真空泵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真空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真空泵,包括刹车系统、控制箱、真空泵、单向箱、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刹车系统通过进气管与控制箱和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出气管与单向箱、控制箱和刹车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出气管内的气流通断,所述单向箱的内部设置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通过出气管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单向组件用于阻碍气流直接进入真空泵中,所述单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单向组件和单向箱,所述单向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水组件,所述隔水组件通过出气管与控制箱相连接,所述隔水组件用于吸收气流中的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控制箱内部的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控制箱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隔板靠近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位于进气管中,隔板通过滑动挤压隔板靠近进气管一侧的空间,空间体积降低,多余的气体用于补偿真空泵所需的流量,由于隔板运动,导致隔板内部的导流孔与出气管之间断开,刹车系统无法通过出气管为自身提供空气,进而刹车系统内部产生真空,实现新能源汽车刹车,刹车结束之后,真空泵停止运动,进气管中气流消失,气流为隔板和限流块提供的动能消失,复位弹簧带动隔板和限流块复位,出气管再次与导流孔相连,控制箱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开设有气流平衡孔,隔板在气腔内部滑动后,隔板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空间与外界环境之间相连通,避免隔板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在滑动之后产生密闭空间,密闭空间为真空环境,真空环境的压强影响隔板正常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进气管内部的限流块,所述限流块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限流块的两侧设置有缺口,所述限流块靠近楔形板的一侧的外壁为圆台形结构,所述限流块的外表面直径尺寸与进气管的内表面直径尺寸相同,限流块的两侧的缺口,真空泵开启后期间,限流块运动至上限后,此时缺口的一部分位于控制箱中,来自进气管的气流可通过通孔和缺口进入控制箱中,通过降低通孔处流量,解决了突出环处气流受到的阻力大的问题,其次限流块一侧的外壁为圆台形结构,限流块和楔形板相连的一侧均为斜面,实现楔形板在复位时对限流块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3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