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4110.8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齐林;张重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1;H02M1/00;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郑马林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网型 并网 逆变器 | ||
1.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LCL型逆变器,以及与所述LCL型逆变器电性连接的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和PWM控制模块;
功率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电性连接;
低通滤波器,与所述功率计算模块电性连接;
下垂控制器,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电性连接;
PI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下垂控制器、所述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电性连接;
第三abc/dq坐标变换模块,分别与所述PI控制器、所述PWM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电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第三abc/dq坐标变换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I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下垂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PI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第三abc/dq坐标变换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用于表征所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的空间模型,包括:
功率控制环模型,用于无通信链路情况下的自动功率分配;
电压控制环节模型,采用PI控制,根据输入的电压指令输出电流指令;
时滞环节模型,用于评估延迟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LCL滤波环节模型,用于由滤波器结构,列写滤波器及其和逆变器耦合电感的状态方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环模型由所述功率计算模块、所述低通滤波器和所述下垂控制器构建而成,其中,电压、电流值经过所述第一abc/dq坐标变换模块,输出d轴分量和q轴分量的电压电流值进入所述功率计算模块,获取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通过低通滤波器获取平均功率;所述下垂控制器根据所述平均功率,输出频率控制指令,以及输出基于dq轴的电压控制指令,至所述PI控制器;PI控制器再将指令传输至第一、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abc/dq坐标变换模块传输的基于abc轴的电压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滞环节模型用于通过采用Pade近似将时滞指数项等效为传递函数,用于在状态空间模型中进行特征值分析,其中,所述传递函数表示为:
其中,l、k分别为Pade近似中的阶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CL滤波环节模型用于生成的所述状态方程表示为:
其中,B1=[-I1q0,I1d0,-Voq0,V0d0,-Ioq0,Iod0]T,
B2=[-A12,O2×4]T,B4=[O2×4,-A31]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模型用于分析强电网下所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的分析过程包括:
通过改变下垂控制增益进行第一次稳定性分析;
通过改变电压环控制增益进行第二次稳定性分析;
根据所述第一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和/或所述第二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获取所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41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