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无人机全流程监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76190.0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潘恒昌;程彦宇;郭嘉;吴启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6Q50/26;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盟 无人机 流程 监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无人机全流程监管方法和系统,包括:注册用户发起无人机身份绑定请求,生产商对待绑定无人机进行查验和绑定;各管理部门节点收到用户申报审批请求后,根据权责划分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过程和结果上传至区块链存证;无人机运行期间,通过监管部门节点将飞行数据哈希同步至区块链上;监管部门使用监测设备获取管理空域内的无人机飞行状态,获取链上的无人机飞行申报情况,对监测设备获取的无人机飞行状态进行监管。本发明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了各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无人机监管信息的多方共享,有效提高了无人机的管理效率;实现了无人机从生产到使用的全流程监管,保证无人机安全可靠地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无人机全流程监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备灵活轻便、可操纵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航拍、测绘等领域。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极大扩展。与此同时,黑飞、扰航等各类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无人机管理方面的不足。面对未来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与现有的落后无人机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无人机安全监管系统以保障无人机的安全运行。
无人机监管应贯穿无人机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基于各环节的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然而,相对蓬勃发展的无人机行业,我国的无人机管理体系相对落后,无人机的质量监督、任务审批、飞行监管等环节分散,权责不清晰,部门协作前置程序复杂,导致管理部门各自为政,部分职责重复和缺失,监管效率低下。在无人机实际管理中,无人机飞行审批需要参考多种因素,但审批部门往往缺乏可信的无人机管理数据,最终导致在审批环节,管理部门要求的飞行手续复杂繁琐,以保证自身工作合规。而在无人机飞行阶段,监管职责的缺失和无人机监管信息的不足导致无人机安全事故频发。如何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整合无人机各管理阶段,实现无人机从生产到运行的全流程监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832992A的中国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人机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创建包含物流中心、飞行机构、order集群及航管机构在内的区块链网络,将无人机数据经加密、签名等操作后上传,实现无人机运行数据的实时监管,以解决当前低空货运无人机存在管控困难、数据篡改造假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11915936A的中国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监管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包括:在区块链网络中接收无人机终端的作业广播消息,获取所述作业广播消息中携带的飞行任务信息;若所述飞行任务信息与本地存储的飞行计划不一致,则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调整通知消息。能够实现根据本地存储的飞行计划有效监管无人机终端的实时作业过程。
公开号为CN111399540A的中国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管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分别获取无人机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实时位置信息和飞控信息,并对使用者身份信息、实时位置信息和飞控信息进行验证或比对,验证或比对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时,才能对无人机进行实时控制,此外还对无人机使用者的执业信息和飞行任务进行了匹配,有效避免了无人机“黑飞”现象的发生。
但上述发明均专注于无人机飞行任务的监管,而无人机安全事故成因可能发生于从无人机生产到实际运行的任一环节,需要全流程的监管。同时,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流通的障碍并没有被打通,没有实现统筹各部门的全流程高效监管。在实际应用中,空域监管部门发现了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却无法快速获取飞行备案计划、无法确认飞行资质等情况比比皆是;不同管控环节之间的壁垒导致目前的飞行任务监管经常出现监管不力或者监管过严等问题,无法实现对无人机的合理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人机全流程监管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存无人机管理中部门不协调、监管不透明、信息不流通而导致的无法对无人机进行高效监管的问题,实现无人机从申报审批到空域飞行的全流程监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6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