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级电站闸门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76676.4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陈在妮;牟时宇;曲田;闻昕;谭乔凤;吕俞锡;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2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级 电站 闸门 控制 策略 生成 滚动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梯级电站闸门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站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预测梯级电站的未来负荷;通过水位模拟推演模型,根据梯级电站的和水情预报信息和各电站的初始状态,推演梯级电站的水库在未来24小时的水位过程,获取模拟推演结果;判断水库的最终水位是否满足水位控制目标,否不满通过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根据未来负荷,以闸门少动和水位平稳作为目标,搜索最优闸门控制策略;通过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根据梯级电站的实际调度信息和/或水情预报信息的更新,对最优闸门控制策略进行更新,生成逐时段闸门控制策略,具有减轻调度人员压力,提高调度决策科学化水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站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梯级电站闸门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站调度方案是流域集控的核心业务,也是指导电力生产和工程调度的关键依据。现有的汛期电站调度运行技术多针对电站或机组层面,闸门调度工作仍相对独立,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调度决策,自动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汛期防洪调度中闸门操作频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水库安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机组、闸门设备操作频繁等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梯级电站闸门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方法及系统,用于在保障流域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梯级电站闸门的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减轻调度人员压力,提高调度决策科学化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调度决策,自动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汛期防洪调度中闸门操作频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水库安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机组、闸门设备操作频繁等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梯级电站闸门控制策略生成和滚动优化方法,包括:预测梯级电站的未来负荷;基于所述梯级电站的调度参数及机组闸门的运行要求形成约束条件,建立所述梯级电站的水位模拟推演模型;通过所述水位模拟推演模型,根据所述梯级电站的和水情预报信息和各电站的初始状态,推演所述梯级电站的水库在未来24小时的水位过程,获取模拟推演结果;建立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通过所述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基于所述模拟推演结果,判断所述水库的最终水位是否满足水位控制目标;若满足所述水位控制目标,则维持当前闸门开度;若不满足所述水位控制目标,通过所述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根据所述未来负荷,以闸门少动和水位平稳作为目标,搜索最优闸门控制策略;通过所述闸门开度智能决策模型,根据所述梯级电站的实际调度信息和/或水情预报信息的更新,对所述最优闸门控制策略进行更新,生成逐时段闸门控制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梯级电站在未来时间区间的未来负荷,包括:通过典型解集模型预测梯级电站在未来时间区间的未来负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典型解集模型预测梯级电站在未来时间区间的未来负荷,包括:预测待预测日的日电量;基于历史数据,获取96点分配系数序列;基于所述96点分配系数序列及所述日电量,获取所述待预测日的96点负荷预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水位模拟推演模型,根据所述梯级电站的和水情预报信息和各电站的初始状态,推演所述梯级电站的水库在未来24小时的水位过程,获取模拟推演结果,包括:通过所述水位模拟推演模型,根据所述梯级电站的和水情预报信息和各电站的初始状态,进行水库单元模拟、区间河道模拟及流达滞时率定,推演所述梯级电站的水库在未来24小时的水位过程,获取模拟推演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所述水库单元模拟,包括:对于所述梯级电站的每个水库,根据所述水库的初库容、入库流量库及平均出库流量,确定所述水库的水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所述区间河道模拟,包括:对于所述梯级电站的每个水库,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根据所述水库的区间径流之和、出库流量及上游水库的出库流量,建立河道模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所述流达滞时率定,包括: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各电站间汛期的流量传播滞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峰谷法对各河段的流量量级和滞时相关性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未经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6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