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9786.6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旺;李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10/0525;H01M10/054;H01M4/04;C01G31/02;G01N27/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何慧敏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微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氧化钒微米棒簇由多根分立的氧化钒微米棒组成。氧化钒微米棒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五氧化二钒粉末状物质置于金属舟内;(2)在室温的空气环境中给金属舟通电,将金属舟内的五氧化二钒粉末状物质加热至1000‑1300℃,使五氧化二钒粉末状物质熔化成液体氧化钒;(3)切断电源,液体氧化钒在自然的热扩散条件下冷却凝固成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钒微米棒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于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氧化钒微米棒簇当其应用于锂/钠离子电池、气体传感器时,有望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非常灵敏的气体传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原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锂/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为了提高锂/钠离子电池的性能,选择恰当的电极材料从而提高锂/钠离子电池比容量一直是科学研究和电池应用的热点。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如钴酸锂的比容量只有约140mAh/g;锰酸锂的比容量也比较低,约为148mAh/g,且循环稳定性较差;虽然镍酸锂的比容量可以达到150mAh/g,但在镍酸锂的合成过程中,容易发生锂的缺失;磷酸铁锂的理论比容量较高,可以达到170mAh/g,但导电性较差、能量密度低。上述因素长期制约着锂/钠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因而,锂/钠离子电池的应用需求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氧化钒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锂/钠离子很容易嵌入其中。Wang等制备了氧化钒中空微米球,测得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的比容量最高可达447.9mAh/g,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J.Wang,et al,Multi-shelled metal oxides prepared via ananion-adsorption mechanism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Nature Energy 2016,1,16050)。这一数值大大高于目前商用的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因而氧化钒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制备这种氧化钒中空微米球所采用的湿法反应过程非常复杂,需时超过40小时,同时还会产生废液需要后处理。因而有必要发展便捷的、绿色无污染的、低值的氧化钒制备方法以便将氧化钒应用于锂/钠离子电池。
氧化钒对多种气体敏感,Yang等制备了氧化钒微米花,其作为感应材料可探测乙醇、丙酮、甲醇、甲醛等诸多气体(X.H.Yang,et al,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nanosheet-assembled V2O5 microflowers with high sensing properties towardsamines,RSC Advances 2016,6,87649),证实氧化钒具有优异的气体传感性能。但上述氧化钒微米花采用复杂的水热法制备,需时约30小时,同时还会产生废液需要后处理。因而有必要发展便捷的、绿色无污染的、低值的氧化钒制备方法以便将氧化钒应用于气体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氧化钒微米棒簇是一种四棱状分立且竖立的空间结构,当其应用于锂/钠离子电池、气体传感器时,有望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非常灵敏的气体传感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于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所述氧化钒微米棒簇由多根分立的氧化钒微米棒组成,所述氧化钒微米棒的长度为50-90微米;
所述氧化钒微米棒呈四棱柱状,所述氧化钒微米棒的横截面边长为0.8-2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钒微米棒簇由五氧化二钒制备而成。
一种氧化钒微米棒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氧化二钒粉末状物质置于金属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辅助铝合金激光冲击成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翼型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