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爆泄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3319.0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戴佳伟;罗家文;王福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0 | 分类号: | H01M50/30;H01M50/383;H01M50/24;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101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爆泄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爆泄压装置,包括中空凸型结构,结构内设有圆筒,圆筒上连接有隔爆片,且圆筒内设有螺杆,螺杆的端部穿出圆筒并连接有封板,封板与螺杆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发明兼顾了隔爆泄压能力和防水防尘等多种优势,增加隔爆箱泄压能力从而降低隔爆箱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爆泄压装置,主要应用于Ⅰ类、Ⅱ类爆炸性环境下的隔爆箱中,适用于增加隔爆箱的泄压能力,防止压力过大导致失爆。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隔爆性能,隔爆箱基本采用厚钢板及较宽的隔爆法兰来实现,设计都比较笨重。如果隔爆箱能具备足够的泄压能力,保证在内部发生异常产生巨大压力时将压力及时泄放出去,避免隔爆箱变形,则可以减少隔爆箱的厚度,从而降低隔爆箱重量。在目前的应用中,隔爆泄压装置往往通过增加隔爆面数量(隔爆面一般有0.1-0.3mm的间隙,隔爆面数量越多泄压缝隙越多),例如多层铜板堆叠在一起或者多层卷板卷在一起。但是这种方案对于隔爆面的间隙管控要求高,同时隔爆泄压能力较差且在防水防尘的要求中无法满足,。
因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爆泄压装置,主要应用于Ⅰ类、Ⅱ类爆炸性环境下的隔爆箱中,其兼顾了隔爆泄压能力和防水防尘等多种优势,同时可做大结构,实现更大的泄压能力,降低隔爆箱重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爆泄压装置,包括中空凸型结构,所述结构内设有圆筒,所述圆筒上连接有隔爆片,且圆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穿出圆筒并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与螺杆之间设有弹性件。
所述圆筒外侧设有隔爆箱体,所述的隔爆箱体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隔爆片之间设有缓冲件。
所述的封板上设有密封圈一。
所述的隔爆片为筛网结构隔爆片或粉末烧结片。
所述隔爆片上设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200微米。
所述防爆泄压装置安装在Ⅰ类、Ⅱ类爆炸性环境下的隔爆箱中,能对提升隔爆箱的泄压能力,同时保持IP67及以上的防水防尘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隔爆泄压装置,其特有的隔爆泄压结构保证了隔爆泄压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IP67及以上的防水防尘要求,是一款泄压能力高、防护等级高的隔爆泄压装置,其应用于Ⅰ类、Ⅱ类爆炸性环境下的隔爆箱中,为隔爆箱提供优越的泄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应用在Ⅰ类、Ⅱ类爆炸性环境下的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池箱、2为电气箱、3为接线箱、4为开关组件、41为旋钮杆、5为密封结构、51为密封圈二、52为内铜套、53为外铜套、6为隔爆泄压装置、61为压板、62为隔爆箱体、63为缓冲件、64为隔爆片、65为圆筒、66为螺杆、67为弹性件、68为封板、69为密封圈一、610为密封圈三、7为上下层堆叠配合结构、71为本体、72为上连接板、73为下连接板、74为连接块、75为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3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