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5001.6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葛凡;杨李懿;曹元;马苗;冉涛;李艳飞;邬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2 | 分类号: | C08F283/02;C08F222/06;C08G63/181;C08G63/78;H02K15/10;H02K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梁宇珊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温 浸渍 树脂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申请涉及绝缘浸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20份的1,3,5‑三(3‑异氰酸根甲基苯基)‑1,3,5‑三嗪‑2,4,6(1H,2H,5H)‑三酮、20‑30份的芳香族二元酸类物质、10‑20份的马来酸酐、15‑50份的二元醇类物质、0.001‑0.1份的阻聚剂、20‑60份的活性稀释剂。本申请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同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绝缘浸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用于电子部件、变压器、引擎等电线圈绕组的浸渍、浇注的涂料化合物通常为基于不饱和树脂的组合物。其中,不饱和树脂通常还包括乙烯基不饱和单体,最常见的有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浸渍树脂的浸渍工艺从普通沉浸、连续沉浸、滴浸、滚浸发展到真空压力浸渍。固化后的浸渍涂料具有机械固定、防止外部热影响和化学腐蚀,以及提供电绝缘的功能。
随着电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绝缘材料的性能和耐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当前高、低压电机的绝缘浸渍树脂的耐热等级位于从B级(130℃)、F级(155℃),但是随着电气工业的快速发展,绝缘浸渍树脂的耐热等级的定位发展到了H级(180℃),甚至于C级(240℃)。
目前,常规的不饱和树脂的耐热等级通常为B级、F级,为了提高耐热性能,通常使用亚胺改性来制备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方法,CN106118050A专利就提出了使用35-40%聚酰亚胺树脂制备耐高温浸渍树脂的一种方法。
针对上述中相关技术提出的亚胺改性来制备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方法,申请人发现以下缺陷:虽然耐热等级有所提升,但是依旧无法到达H级(180℃)以上,耐热等级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提出的亚胺改性来制备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方法虽然耐热等级有所提升,但是依旧无法到达H级以上,耐热等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20份的1,3,5-三(3-异氰酸根甲基苯基)-1,3,5-三嗪-2,4,6(1H,2H,5H)-三酮、20-30份的芳香族二元酸类物质、10-20份的马来酸酐、15-50份的二元醇类物质、0.001-0.1份的阻聚剂、20-60份的活性稀释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同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
优选的,所述芳香族二元羧酸类物质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赋予本申请良好耐热性能的同时改善本申请的力学强度和耐化学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类物质为新戊二醇搭配乙二醇、丙二醇、1,6-己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赋予本申请良好耐热性能的同时改善本申请的力学强度和耐化学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类物质为新戊二醇、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所述新戊二醇、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的质量比为2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本申请的耐热性能的同时改善本申请的力学强度和耐化学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类物质为新戊二醇、丙二醇和1,6-己二醇,所述新戊二醇、丙二醇和1,6-己二醇的质量比为18:2:5-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保证本申请的耐热性能的同时改善本申请的力学强度和耐化学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果采摘爪及其松果采摘装置和采摘方法
- 下一篇: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