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系统及其排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5558.X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胜;张红玲;张亚静;刘颸颖;陶然;高俊斌;周鸿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屋面 排水 辅助 排水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屋面排水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系统及其排水方法,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虹吸排水立管或天沟内积水压力,若当前积水压力超过设定的临界值,启动与辅助系统预压装置连接的辅助挡板开启,将在屋面和天沟内积水,散排至地面。通过调整辅助系统预压装置中的弹簧的位置设置辅助挡板的预压力,弹簧后部的辅助挡板位置相对于弹簧的轴向前后调节,实现开启压力。本发明有效的改善在管网满流的情况下立管及天沟压力,避免造成屋面或建筑面积水;主动提供虹吸系统的排水能力,改变虹吸系统被动的排水状态,提高系统排水的安全性,保障建筑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屋面排水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系统及其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的原理就是依靠特殊的雨水斗的设计,实行气水分离,从而使雨水立管中为满流状态,当立管中的水达到一定的容量时,虹吸作用就产生了。在降雨过程中,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整个系统得以令人惊奇的快速排除屋顶上的雨水。虹吸系统按满流设计,系统排水余量较小,如遇到强降雨,系统排水能力达到极限后,有导致天沟满水,发生溢流,甚至影响建筑的安全。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
(1)目前虹吸排水技术是依靠水流的重力加速度作用下,带动悬吊管的负压虹吸状态,从而快速排放雨水,系统排水余量较小。尤其当遇强降雨时,室外雨水管网呈满流状态,容易对虹吸系统带来顶托的负面效果,系统排水能力下降,导致屋面积水,溢流到室内,甚至影响建筑荷载的安全。
(2)现有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智能化控制效果差。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为增加虹吸排水的主动性,让系统具有在暴雨条件下强化排水能力的措施,研究次设备,利用虹吸满流的压力效果,以及系统排水的余压,实现在强降雨时,增大排水口的排水断面面积的方法,实现排水能力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系统及其排水方法。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用的辅助排水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虹吸排水立管和天沟内积水压力,当前积水压力超过设定的临界值,启动与辅助系统预压装置连接的辅助挡板开启,将在屋面和天沟内积水,散排至市政管网。
在一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测量虹吸排水立管和天沟内积水满流后的压力状态,再将压力参数传输给运算处理装置,辅助系统预压装置可根据运算处理装置给出的指令,适当开启。信号传输装置可根据现场状态传输至手机端或者云平台,远程监控集中管理。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的临界值为100kpa;辅助挡板开启压力根据不同项目高度和地面散排位置调整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辅助系统预压装置中的弹簧的位置设置辅助挡板的预压力,弹簧后部的辅助挡板位置相对于弹簧的轴向前后调节,实现开启压力。
在一实施例中,虹吸排水立管内压力超过设定值,辅助挡板被挤压至限位挡板位置处;辅助挡板开启后,虹吸排水立管中雨水流向辅助排水管件;辅助排水管件的管口设置具有开启压力且处于关闭状态单向拍门,所述辅助排水管件的开启压力小于辅助挡板的开启压力。
在一实施例中,辅助挡板按照历史最高降雨量计算限位挡板挤压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压力采集装置根据管道压力的值来开启辅助装置,或者弹簧预压(可调)开启辅助装置。
在本发明中,虹吸系统出户通常接入市政雨水井或消能井,出现极端降雨时,市政雨水管网满流,并且地面可能会产生积水,此时虹吸系统会受到满水市政雨水井的顶托影响,延长形成虹吸的时间,系统排水能力降低,屋面汇流雨水无法及时排除,导致从屋面溢流至室内的现象,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行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 下一篇:空气预热器及介质换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