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肚菌盆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5828.7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龙;蔡英丽;郭孟配;刘高磊;廖剑;张柳娣;高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娈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 盆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羊肚菌盆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装盆:采用培养土和菌种将空置装载盆依次经过一次覆土、一次补水、菌种铺撒、二次覆土、以及二次补水后形成带菌装载盆;菌丝培养:将带菌装载盆中的菌种按照第一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菌丝萌发后,在菌丝上放置营养袋;催菇管理:在菌丝生长至铺满带菌装载盆内的土层表面后,将带菌装载盆中的菌丝按照第二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后,摘除营养袋,并按照第三预设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出菇管理:在原基形成后,按照第四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在原基上长成预设要求的幼菇后,按照第五预设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直至长成成品菌菇;如此采用室内盆栽方法不受季节因素影响,实现全年循环重复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羊肚菌盆栽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麻子菌、狼肚,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肉质脆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较高,是世界公认的珍贵食用真菌。羊肚菌营养丰富且附加值高,栽培经济效益显著,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产业前景十分广阔。羊肚菌栽培目前基本实现人工大棚栽培,但受季节限制,无法周年化生产,一年只能种一季,羊肚菌属于中低温变温菇类,需要利用冬季低温期的刺激才能顺利出菇,每年也需要换地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羊肚菌盆栽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人工大棚栽培羊肚菌受季节限制无法周年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羊肚菌盆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装盆:采用培养土和菌种将空置装载盆依次经过一次覆土、一次补水、菌种铺撒、二次覆土、以及二次补水后形成带菌装载盆;
菌丝培养:将所述带菌装载盆中的菌种按照第一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菌丝萌发后,在所述菌丝上放置营养袋;
催菇管理:在所述菌丝生长至铺满所述带菌装载盆内的土层表面后,将所述带菌装载盆中的菌丝按照第二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后,摘除所述营养袋,并按照第三预设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
出菇管理:在原基形成后,按照第四预设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在所述原基上长成预设要求的幼菇后,按照第五预设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直至长成成品菌菇。
可选地,在所述“菌种装盆:采用培养土和菌种将空置装载盆依次经过一次覆土、一次补水、菌种铺撒、二次覆土、以及二次补水后形成带菌装载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准备:在田园土中加入石灰混合后粉碎,形成满足第一使用条件的颗粒状的培养土。
可选地,所述第一使用条件包括:
所述培养土的粒径为D,且5mm≤D≤40mm;和/或,
所述培养土的含水率为W0,且15%≤W0≤25%;和/或,
所述培养土呈弱碱性,且7<PH≤8。
可选地,在所述“菌种装盆:采用培养土和菌种将空置装载盆依次经过一次覆土、一次补水、菌种铺撒、二次覆土、以及二次补水后形成带菌装载盆”的步骤中:
所述带菌装载盆内自盆底向盆口依次形成有底土层、菌种层和覆盖土层,其中:
所述底土层厚度设为H1,65mm≤H1≤70mm;和/或,
所述菌种层的厚度设为H2,8mm≤H1≤10mm;和/或,
所述覆盖土层的厚度设为H3,15mm≤H1≤20mm;和/或,
所述底土层的含水率为W1,且25%≤W1≤28%;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